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工作进展

地学领域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会议举行

2019-05-29 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地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会议举行。会议由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组织,48个实验室参加评估。会议邀请评估专家32位,其中包括3位院士、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经验丰富的管理专家,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曾经的评估专家,专业背景涵盖所有参评实验室的研究领域。

  此次评估通过重点实验室管理服务平台在线进行,专家组在线查阅所有参评实验室的评估材料,并在线完成评议意见的填写和分数统计。前沿局副局长王颖解读了此次评估的目的和要求,希望专家在评估中注重整体评价,重点考察质量和水平,重视重大成果产出,重视实验室在同行中的地位和影响,并针对实验室自身发展和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建议。

  参加评估的48个院重点实验室分布在23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3460名固定研究人员。实验室人员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任职超过2400人次,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近5年参评实验室共举办各类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700余场,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超过7600人次,科研人员学术交流广泛而深入;参评实验室共争取项目总经费超过130亿元,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实验室厘定了副特提斯海退缩及亚洲内陆干旱化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为大陆演化与干旱演变的内在关联提供了关键证据;地球与行星物理实验室估算出地球下地幔粘滞度,探测到下地幔底部不同形态和阶段的地幔柱,显著提高了西太平洋地区从岩石圈到核幔边界速度结构的空间分辨率;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重建了喜马拉雅山抬升历史,并揭示其是青藏高原气候冷干化的重要原因;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发现了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化石及更新世人类新支系,填补了中国古人类演化中从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过渡阶段上的空白;近地空间环境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量子探测激光探测雷达,实现了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和风场的昼夜连续观测,对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模型改进等具有重大意义;壳幔物质与环境实验室开发了可视化条件下测量电导率的实验方法,查明了熔体电导率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了长白山天池等地区的熔体比例和水含量,为评估和预测火山喷发提供了重要依据;饮用水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在基于生物测试的水质风险评价方法上实现突破,开发的水质在线智能预警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发现青藏高原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的三种模态,揭示了8000年来藏东南地区冰川变化过程;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实验室构建了生态系统多要素协同观测与分析的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生态数据管理的科学水平。

  参评实验室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运行管理等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例如,气溶胶化学与物理实验室重视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契约管理”的原则,给科技尖子人才加担子促成长,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科研团队;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实验室结合地域特点提出科学问题,通过“出国进修计划”、“培养计划”以及地方政策等促进青年骨干人才成长,在我国新疆地区稳定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实验室积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方式、引导新的评价理念,组建人员交叉的动态科研组以避免科研目标分散,深度剖析成果的科学价值以避免年度考核“论文多、成果少”的局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实验室长期注重山地科学的科普宣传工作,根据科研人员亲身经历的科学探险经历出版的《科学家带您去探险系列丛书》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在评估期间出版了大量科普著作,其中《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入选科技部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挖掘者手记》和《阿里纪行——探秘雪域之巅的往昔生命》分别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和三等奖,译著《演化》入选科技部“2017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17年度中科院优秀科普图书。

  专家认为地学领域各实验室围绕“三个面向”,在近5年内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实验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保持中科院在地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实验室负责人全程参加评估会议,并相互提出评议意见。前沿局有关人员及各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评估会议主会场

打印 责任编辑:程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