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紫台等合作研究首次发现加热日冕的超精细通道
  文章来源:紫金山天文台 发布时间:2012-06-18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和美国大熊湖天文台戈迪教授和曹文达副教授合作,以美国大熊湖天文台新建成的国际最大口径(1.6米)的太阳光学望远镜作为观测平台,利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1083纳米滤光器,首次在该波段对太阳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并获得巨大成功。

中美研究人员首次得到了太阳在1083纳米波段的最高分辨率图像,首次发现了尺度为100公里超精细的磁流管结构,这些超精细的磁流管无处不在,扎根于对流米粒之间。联合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太阳动力学卫星”的同时的高温观测,这些磁流管被认证为高温物质和能量外流的超精细通道。这一发现有望解决长期困扰天文界的“太阳日冕加热问题”。该成果以紫台为第一单位,刊登在5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快报》杂志上。

什么原因造成了日冕反常增温一直是太阳物理学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这也就是所谓的“日冕加热问题”,该问题与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一起被《科学》杂志列为天体物理中八大难题之一。国际上重大的太阳观测设备的研制无一不是以“日冕加热问题”作为主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譬如日本2006年发射的“日出卫星”,其设计专门针对“日冕加热问题”。“日冕加热问题”也是NASA于2010年发射的“太阳动力学卫星”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

这一新的发现从根本上回答了加热日冕的能量来自光球的何处。其中可能的物理过程是:光球米粒不断的对流运动将磁场挤压到米粒之间,形成米粒间小尺度强磁场,米粒间小尺度强磁场中的活动产生了高温物质和能量的外流。

这一成果首次被国家基金委网站报道(参见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75/48855.htm),NASA近日为此进行了专门的新闻发布(参见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sunearth/news/corona-loops.html)。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