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辽西白垩纪化石填补哺乳动物中耳演化重要环节
  文章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1-04-14 【字号: 小  中  大   

一件来自中国白垩纪地层已经绝灭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的发现,填补了哺乳动物中耳形成之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爬行类的下颌骨由若干不同的骨片构成,而在哺乳动物中下颌仅由一块骨片构成(即附着牙齿的齿骨)——大部分其余的骨片已经演化为中耳的骨片(外鼓骨、锤骨)。然而,却一直没有直接的化石证据记录这一转变。

4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和他的合作者王元青、李传夔研究员描述了一件化石标本,代表了三尖齿兽类的一个新种——胡氏辽尖齿兽(Liaoconodon hui)。其下颌成分已经开始转变为现生哺乳动物中耳的听小骨。该种的外鼓骨和锤骨已经不再和齿骨接触,但仍然通过一细长的骨化麦氏软骨与下颌相连。

研究者们认为在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中,麦氏软骨应该起着保持稳定的作用,连接齿骨和已经分离的听小骨。

胡氏辽尖齿兽(Liaoconodon hui)正型标本(IVPP V16051)(王元青/供图)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