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脑结构缺损研究获进展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01-04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科学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和他的合作者发现,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具有脑结构缺损,而且表现出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类似的持续注意缺损。有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影响到总人口的1%。实证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伴随着大范围的认知缺损和神经解剖异常。但是到目前为止,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不同阶段脑结构缺损的程度并不清楚。

经研究,陈楚侨等发现,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和控制组相比,在前扣带区、左杏仁核和右侧脑岛灰质下降;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控制组相比也有前扣带区和右侧脑岛的灰质容量降低,但杏仁核没有显著差异;慢性病人的灰质容量降低最严重,包括了在首发 病人和高危人群中存在缺损的区域,而且还扩展到颞上回、丘脑、扣带后部和海马旁回。

对比分析发现,和高危人群相比,首发病人在额—颞区、纹状体和小脑的灰质容量降低;高危人群和首发病人相比,在左胼胝下回、左杏仁核和左额下回的灰质容量降低。

陈楚侨等发现,总体来说,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到慢性病人,灰质的异常逐渐加重。而且,在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里也出现了额—颞区脑结构异常。该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英国《精神分裂症通报》(Schizophrenia Bulletin)杂志上。

此外,陈楚侨等还对精神分裂症发病不同阶段的持续注意缺损进行了研究。近来的研究表明,持续注意缺损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不同阶段以及他们未发病的一级亲属中都得到了一致的发现,而且,分裂型人格和精神分裂症有着相似的遗传基础和发育过程。这也 就意味着有分裂型人格倾向的群体也可能和精神分裂症一样存在着注意障碍。但是,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较少关注高危人群。

陈楚侨及其团队最近考察了一组有分裂型人格特征的个体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持续注意,而且探讨了有理论基础的持续性注意任务的不同指标和分裂型人格特征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共有74个精神分裂症病人、69个分裂型人格倾向被试和56个控制组被试参加了研究。

在分裂型人格问卷中得分最高的10%为分裂型人格倾向群体,得分最低的10%为控制组。 结果表明:持续性注意任务中的虚报率和敏感度三组被试差异显著,病人组和分裂型人格倾向组表现均差于控制组;持续注意任务的效率值组间差异趋于显著,控制组表现好于病人组和分裂型人格倾向组;持续注意任务的一些指标和分裂型人格特征存在相关。陈楚侨等认为,持续性注意任务这个有理论基础的测验将来可以用在 精神分裂症谱系的研究中。相关文章已发表于《认知和行为神经学》(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logy)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