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昆明动物所在藏族人群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文章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2-04 【字号: 小  中  大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环境恶劣,是人类较难以生存适应的地区。但青藏高原上仍发掘出了较多旧石器,表明该区域旧石器时期可能已经有人类居住。从考古资料来看,青藏高原上最主要的石器——细石器,既有华北细石器的特点,也承袭了一些当地旧石器的特征,提示新石器时期的青藏高原人类很可能接受了当地旧石器人类的文化上甚至遗传上的影响。

  为系统研究藏族人群的起源,在张亚平院士带领下,博士生赵勉和孔庆鹏研究员等采集了覆盖藏族在中国所有主要聚居地(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的大量藏族人群样本并对其母系遗传结构进行详尽解析。结果表明,现代藏族人98%左右的母系遗传组份均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以来迁入青藏高原的中国北方人群,这与之前的遗传研究结果及历史记载相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也发现了一种稀有遗传组份(类群M16)。与源自中国北方人群的母系遗传组份不同的是,M16直接从欧亚大陆建群类群M分化而来,基本只能在藏族群体中观测得到,且具有非常古老的分化年龄(>2.1万年)。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M16很可能代表了旧石器晚期即已定居青藏高原的现代人类祖先延续至今的母系遗传组份。

  该研究提示,现代人类祖先在旧石器晚期即已克服恶劣的气候及地理条件,成功定居于青藏高原,因而很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考古学、历史学及遗传学领域关于“人类最早何时成功定居于青藏高原”的争论。同时也从遗传上进一步证实,现今绝大多数藏族事实上源自新石器时期以来迁入青藏地区的中国北方人群。

  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原文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