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何裕建教授等发现改变核衰变常数的新方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6-09-20 【字号: 小  中  大   

    9月17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2006年秋季学术会议”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学院教授何裕建报告了与北京大学教授戚生初等人合作的最新发现。他们通过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外在不对称力选择性地增大或减小核衰变常数的新方法。这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反响和讨论。

    核衰变常数可以说是放射化学与核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通常认为核衰变是遵从统计规律的,放射性衰变常数是表征放射性核素性质的特征恒量,不受外界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这也是现教科书上对核衰变常数特点的公认说法。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仍有学者一直对核衰变常数(速率)能否被外在人工方式改变很感兴趣,并取得了一些有趣的结果。然而什么因素能增加核衰变常数, 什么因素能减小核衰变常数, 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和规律。

    通常认为, 引力比其它三种基本物理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微弱太多,在原子和分子中,引力效应可基本不考虑。但何裕建等人的实验工作表明,如果外力是手性的,它可以对放射性原子强烈作用,左手螺旋力增加衰变速率降低半衰期,右手螺旋力则降低衰变速率增加半衰期,并且其效应随不对称力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在他们的实验条件下,属引力范畴的外在左、右手螺旋力可导致放射性的核衰变常数分别降低-11%和增加+6%之多。这暗示可通过不同螺旋方向和大小的外在不对称力来调控放射性核素的稳定性和衰变速率,这对核工业放射污染物的处理有重要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也暗示不对称外力与原子中的核力可能存在有效的作用及联系,可能为帮助解决四种基本物理力的统一难题提供重要实验新依据。

    据何裕建介绍,该工作的思路起源于他们的“地球轨道手性力场”的假说和研究。他们在研究不对称螺旋力对生物分子蛋白质和DNA的稳定性影响时,发现外在左、右手不对称力会明显改变螺旋生物分子的稳定性,并且当外在不对称力有周期性时,会将此周期性转移给不对称分子,继而影响生物分子的反应活性。由于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这些自旋运动(轴矢量)的粒子结合它们的线性运动(极矢量)导致其运动也是螺旋手性的。于是他们大胆推测,外在螺旋力场是否会像影响螺旋生物分子一样影响原子中手性粒子的稳定性继而改变核衰变速率和常数,并且效应也与力的螺旋方向和大小有关?何裕建等研究了不对称左、右手螺旋力对产生电子俘获衰变的In-111和贝塔衰变的P-32等核衰变常数的影响,均得到了肯定的结果,证实了他们的推测。有关学者认为,何裕建等的工作发现了外在不对称力可影响核力,以及核衰变常数在不对称力场中可明显方向性地变化,这对更深入认识原子核及其衰变过程的本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是有重大意义的发现。

    何裕建早年就读于湖南师大和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年赴美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和工作,2004年底从世界著名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为国效力。回国后,经过艰苦努力,申报和组建了国家学位办公室备案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内第一个有“化学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实验室,其工作现已得到了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等的支持。何裕建主要从事分子修饰与标记、分子手性与节律及其起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