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中法天文学家提出星系形成新机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5-01-27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中法天文学家提出星系形成新机制,相关结果均已发表在A&A上,由于新颖而突出,他们已在ESO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做了新闻发布。据悉,该研究小组负责人Francois Hammer博士也已专门向中国国家天文台通报了上述研究成果。

    ESO新闻发布的网页:http://www.eso.org/outreach/press-rel/pr-2005/pr-01-05.html

    CNRS新闻发布的网页:http://www2.cnrs.fr/presse/communique/605.htm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是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的重大问题,自1997年起,就被列入我国的 “973”项目。国家天文台的梁艳春和郑宪忠博士曾先后在法国巴黎-默冬天文台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工作,与该天文台“星系、恒星、物理、仪器”(GEPI)研究室主任Francois Hammer博士进行合作研究,并参加了与法国 Saclay-Service d’Astrophysique的David Elbaz博士领导的研究组以及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台长Catherine Cesarsky博士等人的合作研究。

    他们利用地面及空间的强大观测设备的资料,研究了近200个红移在0.4-1的中等红移的星系。观测设备包括ESO的甚大望远镜VLT的FORS1、FORS2、ISAAC仪器,欧空局ESA的红外观测卫星ISO及NASA/ESA的空间哈勃望远镜HST等。

    基于VLT光谱,首先,详细讨论了光谱分辨率对星系本征特征的强烈影响。发现由过低分辨率(R<600)的光谱不可能得到可靠的星系的特征参量,包括其星际介质消光、化学特征、星族成分、恒星形成率和恒星形成历史等。其次,结合ISO红外资料,第一次得到一个大样本(105个)遥远(红移0.4
    随后的研究表明,与近邻宇宙中LIRGs很稀少的事实相反,在红移为0.4-1之间,约有多达六分之一的亮星系是LIRGs,它们正以很高的恒星形成率形成恒星。结合这些红外、光学光谱及图像的多方面研究,研究组提出一个星系形成的新机制,包含三个主要过程:一个并合事件,一个致密星系阶段和一个“盘生长”阶段,基本的图景为:大星系首先由于撞击被毁掉,然后演化为目前的旋涡星系。这一图景被称为“旋涡星系重建”机制。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