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单粒子束细胞精确定位照射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3-12 【字号: 小  中  大   


单粒子在细如发丝的膜上打出了中国地图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十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院重大设备研制项目“单粒子束细胞精确定位照射装置”于2002年研制成功后,今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质子流通过1微米直径、980微米高的瞄准器,粒子数最高达9000个粒子/秒,稳定运行3~4个小时,平均可达800个粒子/秒,在闪烁体探测器上可清晰地显现用于细胞精确定位的质子入射点坐标。能谱检测表明,质子穿过3.5微米真空封膜 、7微米铝箔、18微米闪烁体和3.5微米保护膜后出射到大气中,能量为1.7兆电子伏,单能性好。CR39膜刻蚀表明,90%的粒子落在直径 6微米的范围内。在宽度与一根头发丝直径相当的200微米*300微米CR39膜上打印‘单粒子中国地图’表明:定位精度99%、粒子记数准确率98%以上。

    上述指标与国外最好的装置相比毫不逊色,而搜寻细胞照射点的速度是国际上最快的。

    这台装置将为我国环境低剂量暴露危害性评价、细胞信号传导、治(致)癌机理、发育生物学、太空生命科学、单细胞育种以及材料辐照损伤微观机理等创新研究提供公共高技术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