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基因组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谈“人造生命”
  文章来源: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06-24 【字号: 小  中  大   

本文是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研究员接受《环球》杂志所作的专访,原文刊登2010年6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2期。

背景介绍:人造生命是指从其它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随后将其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最终由这些人工染色体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表示,他目前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2010年5月20日,美国私立科研机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学术界及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到底这场“人造生命”风波是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还是一场学术炒作呢?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意见,从而寻找其中的答案吧……

学界“边缘人”是优秀的科学家

《环球》:你认为文特尔在基因工程学术圈中的地位如何?

于军:我见过文特尔博士多次,因为在同一个领域(基因组学)工作,对他个人的历史和研究工作都很熟悉。他最初对基因组学研究感兴趣是提出了测定人类基因表达标签(EST)的概念,但他的建议没有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系统里得到应有的资助。文特尔博士是一个不太循规蹈矩的科学家,做事情常有他的独特眼光和独到之处——既然科学界不愿意按照我的方法来,于是我就自己来了——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这就是著名的TIGR(The Institute of Genome Research),靠申请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通过项目合作和私人募款来维持自己的研究。

文特尔博士的研究方向除了利用规模化DNA测序技术研究各种大型基因组(如果蝇、人类基因组和小鼠基因组)外,还特别中意于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他还领导团队发表了第一个“元基因组”(微环境里的所有微生物的随机取样型研究)测序结果。他之所以名气很大,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之一是他团队的另一个核心成员—汉密尔顿·史密斯(Hamilton O. Smith)的影响力。史密斯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细菌里发现了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开启了克隆技术的大门,所以1978年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史密斯是一位善于亲自动手的科学家,一直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与文特尔的TIGR研究团队合作,后来干脆在1998年加入文特尔的公司,2002年又跟着文特尔去了现在的研究所。

文特尔出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创造了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体的学术竞争。他成功地运用“全基因组散弹法”测定了果蝇、人类和小鼠等大型基因组,促使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完成,使“全基因组散弹法”成为DNA测序的基本技术之一。实际上,这项被多个媒体提及的方法是由另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史密斯和华裔科学家吴瑞博士在七十年代首先使用的。尽管科学界对文特尔博士的科学贡献在独创性方面颇有微词,但是他应该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尤其具有调动大众注意力的能力。

创造有价值的生物还有很长的路

《环球》:如何评价文特尔“人造生命”这项工作?此成果会引导合成生物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吗?

于军:文特尔博士团队创造可以自我复制的人工合成基因组,经历了近十五年的努力,包括测定相关基因组的序列、界定必须基因、合成部分基因组和建立原核生物基因组DNA移植技术等。这次发布的成果只是文特尔团队“人造生命”一系列研究进展的一个技术突破或又一个里程碑。

我们在这里需要加以区别的是科学与技术的不同。虽然这两件事情在中国的文化氛围里好像没有什么差异,但实际上二者的本质、手段和目的却是相差很大。概括来说就是:两者都是要求异与求新,但是技术的生命力往往是有限的,解决的问题也与科学不同。

这次的所谓“人工生命”合成实际上是技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为两个技术性突破:一个是通过常规的克隆技术将全人工合成的DNA片断精确地组装成完整的基因组,另一个是将这个合成的基因组装到除去本身遗传物质的细胞里并使之能够完成自身复制。前者是利用了现存的技术,只是目标更大些;而后者,三年前这个团队也曾经实现过细菌基因组的成功核移植。文特尔团队这一次使用了若干技术手段,实现了前人没有完成过的整合并成功了,可以说在技术的组合上是一个创新。

《环球》:这一技术如果能够大规模应用,将带来哪些好处?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对人类有用的“人造生命”?

于军:“人造生命”的概念其实就是人工改造生命或称生命的人工改造。要做这样的事,分子生物学家早就在上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一些关键技术,而所用的基本技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就更加成熟了。人类其实是可以随机创造新基因的,也可以把这些基因导入生命体。

但为什么没有马上大张旗鼓地去做呢?这是因为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还不够,不能随意地去改造生命,尤其是创造生命更要慎之又慎。物种的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已经给我们创造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生命的形式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40亿年,在这个过程里物种不断进化,不断受到环境的筛选,已经形成了十分合理的存在方式,我们对生命的创造,更多的应该是对这些已经存在的生命特征加以利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首先认识生命的本质,然后才能运用手中的工具来改造生命。

目前改造生命常见的对象是细菌,因为它们的种类繁多、基因简单并且成本低廉;常见的办法分为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自然变异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表型筛选和杂交,没有引入人工变异基因的机制。人工变异是指用放射性等物理或化学方法让细菌DNA发生比自然变异更多变化,再按照人类的需求进行筛选,达到人工改造基因和物种表型的目的。目的是要使新创造的生命具备某一种预期的功能,比如让微生物高效制造能源和生产塑料。通过改造基因治疗疾病也是科学界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重要目标,因为通常常见疾病不是由单一基因控制的,病因也十分复杂的,因此人类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做到对全部控制因素有所了解才能付诸实施,可想而知工程是繁琐和浩大的。

《环球》:你怎么看文特尔的成果发表后,奥巴马下令召开听证会评估该成果的风险?

于军:尽管文特尔团队的新进展(基因组全合成策略)向生物安全和社会伦理再次提出了挑战,但是还没有突破合成基因、克隆基因、转基因和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框架。真正创造出有利用价值的生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对于转基因的研究是持十分开放的态度的,有相关的法律保障研究的进行。只是“人造生命”这个词被大众传媒炒作出来,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奥巴马才下令对召开听证会。这个事情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暴露在公众的关注下。其实科学界对此没有强烈的反应,只是认为在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

于军: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博士。于军是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创建人之一,曾先后参与并成功主持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等重大基因组研究计划。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