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文章

化石中多出的一块骨头 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7-11-17 科技日报 郝晓明
【字体:

语音播报

  11月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由渤海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韩刚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圆博士、毕顺东博士、王原清博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教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中美联合课题组关于阿霍氏树贼兽标本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

  贼兽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早期哺乳动物,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晚侏罗纪,是哺乳动物最早的类群。而阿霍氏树贼兽则是贼兽的一个新种。

  2014年初,中美联合研究课题组获得首块阿霍氏树贼兽化石标本,2015年10月获得第二块。研究发现,化石标本所保存的中耳结构,不仅是哺乳动物中最早的记录,对于中生代哺乳动物而言,也是最为完整的记录。

  研究还发现了哺乳动物的中耳由镫骨、砧骨、锤骨构成,还有支撑耳膜的外鼓骨,这些耳区的骨头决定了哺乳动物的听力。但在阿霍氏树贼兽的中耳中,除了这些骨头外,还多了一块上隅骨。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别的哺乳动物中,尤其在早期类群中,上隅骨也可能存在于它们的中耳,但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和别的骨头愈合甚至丢失。”韩刚介绍,“这进一步验证了古老哺乳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对探索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阿霍氏树贼兽中耳的镫骨、砧骨、锤骨和外鼓骨,和现在已知的哺乳动物中耳中的相应骨头在形态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哺乳动物中耳类型,说明中耳听小骨这样精细而且具有重要感知能力的结构,在哺乳动物中独立演化了多次。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