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自然》及子刊综览

2020-01-16 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字体:

语音播报

  《自然》

  建议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

  本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Byron Reeves、Thomas Robinson和Nilam Ram在《自然》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关于媒体使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可能是不全面、不相关或错误的。文中写道,针对数字生活的详细记录展开大规模分析比单纯计算屏幕时间能带来更多见解。

  过去十年里有成千上万分析媒体影响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根据“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娱乐媒体”等几大类,分析人们在这些技术或平台上所花费的时间。但Reeves和同事指出,目前人们可能接触到的内容范畴宽泛性、消费模式碎片化、信息食粮异质性、体验交互性以及设备移动化的程度均过高,不适合使用这种简化的归纳。此外,人们很容易少报或多报自己的媒体暴露时间,误差一般可达每天数小时。

  为此,作者呼吁协作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对人们在屏幕上浏览的内容和各种操作以及浏览和操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分析。

  作者解释道,现有技术“让研究人员可以非常详尽地记录人们的数字生活”。得益于数据共享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其他领域不断积累的经验和工具——比如基因组学,在满足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各种预期和法规要求下,进行数据收集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作者指出,其他“组学”项目多年来已吸纳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考虑到现在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屏幕前度过的,将这种策略用于研究媒体或能产生相同的价值。”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0-00032-5

  《自然—医学》

  幼年铅暴露风险和家庭收入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根据《自然—医学》1月1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贫困可能加剧幼年铅暴露相关的认知及大脑发育损伤。

  已知幼年时期的铅暴露——即使浓度不高,会对认知及行为发育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一直被和成年之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关联在一起。但是,幼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和铅暴露及其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并不明了。

  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儿童医院的Elizabeth Sowell和Andrew Marshall等人从脑结构和认知测试得分两方面,对美国9712名9至10岁的儿童进行了评估。之后,他们根据每名儿童所在的人口普查区,利用来自华盛顿州卫生部的铅风险得分,估算铅暴露情况。结果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的认知测试平均得分比高收入家庭的儿童低9%。作者还表明,生活在铅暴露风险最高地区的低收入家庭儿童,其认知测试得分比同地区高收入家庭的儿童额外低3.1%。对于同样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生活在铅暴露风险高地区的儿童,其脑结构发育损伤也比生活在铅暴露风险低地区的儿童严重。

  作者指出,他们应该直接测量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并且承认暴露风险是一个代理测量指标。他们总结表示,铅暴露的小幅下降或可能为身处不良环境的儿童带来较多益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19-0713-y

  《自然—通讯》

  把生物多样性摆在气候政策的核心位置

  英国坎特伯雷肯特大学Charlie Gardner和同事在1月15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保育主义者必须把生物多样性摆在气候变化政策的核心位置。

  环境危机有两个彼此息息相关的要素: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不过,公众、媒体和政治关注的主要焦点一直是全球变暖——虽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全球评估报告》警告称,可能会有100万个物种在今后数十年里灭绝。

  Gardner和共同作者写道,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不能拆开解决,因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完整的生态系统。他们指出,必须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否则可能有损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人工造林为例,作者认为,森林再生对增加碳汇的效果比使用非本地物种种植新人工林更好,并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

  作者最后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应利用当前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可能会错过避免让100万个物种灭绝的最佳机会。”文中写道。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3964-y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