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新型一氧化氮靶向递送系统可精准治疗血管病

2019-01-15 科技日报 孙玉松 吴军辉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赵强教授与药学院沈杰副教授、程剑松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历时4年攻关,利用化学生物学“凸凹互补”原理设计制备了新型一氧化氮(NO)靶向递送系统,该系统犹如一个精确的“开关”,在治疗心血管病时可以将一氧化氮精准递送至病灶部位,有效避免内源性酶导致的一氧化氮非特性释放和由此引发的副作用。日前,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上。

  据介绍,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重要气体信号分子,在维持血管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血管稳态进行精密调控。发展精准的一氧化氮递送系统,实现靶向传输是制约一氧化氮生物材料临床应用的瓶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热点。

  “非特异性释放是指除了在病灶部分,在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中都有一定释放,因此,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而我们设计的新策略类似于在疾病部位建立了一个药物‘加工厂’,通过静脉输送前药,经血液循环送达病灶,加工产生一氧化氮,用于疾病治疗,实现精准靶向。”赵强说。

  研究人员将这种“凸凹互补”的一氧化氮递送体系应用于大鼠下肢缺血和小鼠急性肾缺血(AKI)等疾病模型。实验结果证明,精准的一氧化氮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血管新生,恢复大鼠下肢的血流灌注,促进AKI小鼠的肾脏组织修复,并有效改善肾脏功能。科研人员进一步在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验证了这个新型的一氧化氮递送系统的有效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一氧化氮递送系统及其生物材料将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状态下血管损伤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赵强说。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