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视网膜特定细胞变功能性光感受器

小鼠先天性失明得以成功逆转

2018-08-16 科技日报 刘海英
【字体:

语音播报

  美国研究人员8月14日在《自然》杂志线上版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将哺乳动物视网膜中的Müller胶质细胞转变为杆状光感受器,成功逆转了小鼠的先天性失明。他们称,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等眼病的再生疗法研究。

  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一类特殊神经细胞,受到光刺激时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在包括小鼠和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光感受器不能自行再生,一旦成熟就不会分裂。

  Müller胶质细胞是视网膜中最常见的胶质细胞类型。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种细胞的再生潜能,因为在某些物种,例如斑马鱼中,它们在受到伤害后会分裂,转化为光感受器和其他视网膜神经元,因此斑马鱼在视网膜严重受损后仍可以恢复视力。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虽可以诱使哺乳动物的Müller胶质细胞转化为光感受器,但其前提是先对视网膜造成损害,这样的方法在实际医疗过程中明显不可取。

  而此次,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成功地在不损伤视网膜的情况下将小鼠的Müller胶质细胞转变为杆状光感受器,在Müller胶质细胞再生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他们首先向正常小鼠眼中注入一种基因,启动一种名为β-连环蛋白的蛋白质,刺激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分裂;几周后,再向小鼠眼内注入一种因子,刺激新分裂细胞发育成杆状光感受器。显微镜观察显示,新形成的杆状光感受器在结构上与原生光感受器没有什么不同;而对先天性失明小鼠进行的医疗试验则表明,它们在功能上也与正常小鼠的光感受器一样有效。经过治疗,这些天生就没有杆状光感受器的小鼠重见光明。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首次将哺乳动物Müller胶质细胞转变为功能性杆状光感受器。若该技术可用于培养人类视网膜组织,使杆状光感受器可以在人眼内再生,将催生一种治疗相关眼疾的新策略,如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致盲疾病的再生疗法研究都将得到极大推动。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