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东南亚水稻源自中国

2018-05-21 中国科学报 宗华
【字体:

语音播报

  来自古代骨架的DNA证实,迁移的农民将水稻引入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图片来源:NGUYEN HUY KHAM/REUTERS

  水稻种植在古代东南亚得到远距离和大范围扩散,但它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一直是个谜。如今,对4000年前DNA(该领域的罕见发现)进行的研究表明,它伴随着从中国迁入的农民而来。而中国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这意味着已经生活于此的狩猎采集者并非自己或者从最近的邻居那里学会了水稻种植,而是从迁入其领地的远方来客那里获得经验。

  科学家一直试图了解东南亚史前史,因为该地区炎热、潮湿的环境往往会将DNA降解。美国哈佛大学人口遗传学家David Reich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体质人类学家Ron Pinhasii,同挖掘出146具东南亚古代人类骨架的考古学家合作。随后,该团队利用最先进的基因取样和测序技术,恢复了来自这些遗骸的DNA。仅有18具骨架“放弃”了它们的基因故事。这足以为了解过去打开一扇新的窗口。研究表明,距今4100~1700年前,他们生活在越南、缅甸、泰国和柬埔寨。这个时间段恰好覆盖东南亚农业开始直到该地区铁器时代到来的全过程。

  最古老的骨架来自越南北部一个名为Man Bac的遗迹。在那里,考古学家挖掘出包括彩绘陶和精美玉饰品在内的文物。它们同在中国较早的水稻种植地发现的文物类似。考古学家一直认为,当地的狩猎采集者同最新到达的水稻和小米种植者一起生活在Man Bac。该遗迹居民的基因组证实了这一数据。它们表现出两个血统的混合:一个属于土著民,另一个同来自中国南部的人存在更多关联。这表明,农民曾迁入Man Bac,扩散他们的技术和文化,并且同当地的狩猎—采集者人群融合。研究人员在日前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成果。

  这些早期的农民可能留下了另一笔“遗产”:一种发展成今天的南亚语系并在东南亚广泛分布的语言。来自今天讲这些语言的人群的基因组——包括柬埔寨的高棉语、印度尼科巴群岛的尼科巴语以及泰国和老挝交界处的拉比语——表现出在Man Bac发现的相同血统的混合。Reich介绍说,这表明早期农民曾在整个地区扩散他们的基因和文化。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