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是不是一家 化石说了算

史前鲨鱼头骨提供鱼类起源新证据

2017-01-17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化石论文中,科学家分析了一具已灭绝的远古鲨鱼化石,发现它与银鲛的相似之处比此前所知更多。这一研究成果提供了相关鱼类演化起源的证据,并有助于厘清银鲛在鱼类系谱中的位置。

  银鲛俗名“鬼鲨”,是软骨鱼纲的一员,软骨鱼纲中还包括鲨鱼和鳐鱼。然而,科学家此前却一直没能理解银鲛与软骨鱼纲中其它物种的关系,仅仅粗略认为银鲛应该是软骨鱼类中已发生变异的特殊分支,有可能是一种与鲨鱼和鳐鱼有亲缘关系的鱼类。

  这一问题模糊不清的原因在于,银鲛与其它物种的外形实在太悬殊了——它们的眼睛格外大,眼眶的大小甚至扭曲了脑的形状。而且与鲨和鳐不同的是,银鲛体侧仅各有一个外鳃孔,明明属于软骨鱼纲,却与硬骨鱼一样覆有瓣片。

  此次,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迈克·寇特斯及其同事在论文中提出了新见解,详细呈现了相关鱼类的演化起源。他们描述了一种已灭绝的鲨鱼——杜依卡鲨(Dwykaselachus)的头骨,这具化石发现于南非一处约有2.8亿年历史的卡若草原沉积物中。从外表看,杜依卡鲨的头骨类似一种名叫鳍聚鲨的史前鲨鱼,但扫描结果显示,其内在构造更接近银鲛,而且也有特别大的眼眶。这些结果都表明,银鲛起源于鳍聚鲨的同一纲中。

  新发现还为软骨鱼的早期演化带来了新的认识。论文作者提出,杜依卡鲨和银鲛的大眼眶或许有助于它们在昏暗的水体中觅食,这表明鳍聚鲨对光线昏暗环境的适应或许比人们此前认为的更早。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