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激光首拍9飞秒内分子分解过程

有助于更好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

2016-10-25 科技日报 聂翠蓉
【字体:

语音播报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BIST)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用激光成功拍摄出含4个原子的分子在9飞秒内化学反应动态过程。这一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为科学家提供有力工具,以观察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不同类型的反应过程和分子变化。

  飞秒只有一千万亿分之一秒,许多化学反应都发生在飞秒的瞬间,此前没有办法测量出飞秒过程中的分子变化。而用激光记录飞秒内分子变化,最早由堪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林绮东(音译)和同事提出,并在2012年首次用激光拍摄出含两个原子的氧分子动态分解过程。而拍摄更大的分子需要用到更强的激光,经过近5年的漫长研究,林绮东团队终于与BIST光学研究所延斯·比格尔特团队携手攻克了这一挑战,拍摄出含4个原子的乙炔分子(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化学键断裂过程。

  该国际团队通过一种中红外激光诱导电子衍射(LIED)的技术,利用分子内部自有的电子为分子拍照,获得了乙炔内化学键断开过程的连拍图片。他们向乙炔分子施加一束强激光,激活分子内一个电子离开,启动乙炔分子发生分解反应,最后为这一发生在9飞秒内的分子变化连续拍摄出多张图片。“这是首次实时观察到9飞秒内的分子分解过程。”

  研究团队还通过所获得的连拍照片,精确测算出乙炔分子内新化学键的长短。林绮东解释道,乙炔分子内有4个原子,分子结构内含多个化学键,借助飞秒激光工具,研究人员能测出化学键的断裂位置和先后顺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打印 责任编辑:麻晓东
  • 世界首例三亲婴儿诞生
  • 大脑适应性让不诚实愈演愈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