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肿瘤肺转移的炎性机制揭示

2016-08-09 科技日报 张佳星
【字体:

语音播报

  美国《癌细胞》杂志8月8日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肿瘤向肺部转移的新机制,并为此配发康奈尔大学肿瘤转移领域顶级学者撰写的专题评论。

  据介绍,90%的肿瘤病人死于肿瘤扩散和转移,揭示肿瘤转移机制并设法阻断其转移被视为癌症治疗的手段之一。此前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在体内“攻城略地”前,先释放可溶性因子充当“先锋”,“先锋”募集骨髓细胞到“被侵”靶器官,与靶器官中基质细胞协同作用,创造利于肿瘤转移的炎性微环境。

  “先锋”如何潜进靶器官,又如何启动“营造”微环境的机制却还不明晰。此次发表的成果表明,肺上皮细胞及其表达的Toll样受体3(TLR3)在营造炎性微环境及肿瘤肺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转移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RNA、肺上皮细胞TLR3以及中性粒细胞募集这一调控网络共同作用而成。

  研究中,曹雪涛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刘艳芳、顾炎等,通过天然免疫受体缺陷小鼠建立的原位肿瘤自发肺转移的模型筛选,发现TLR3天然免疫受体缺陷的小鼠,其肿瘤肺转移明显减少且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深入研究表明,Ⅱ型肺上皮细胞表达的天然免疫受体TLR3通过识别肿瘤分泌至血液循环中的外泌体RNA,触发趋化因子释放等炎症反应,招募中性粒细胞聚集于肺部,从而在肺局部形成了炎性微环境,为肿瘤肺转移创造条件。这一发现为肿瘤治疗尤其是肿瘤转移防治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与思路。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