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澳袋獾中发现第二种可传染癌症

2015-12-30 新华网 林小春
【字体:

语音播报

  澳大利亚与英国研究人员12月28日说,在澳大利亚袋獾中发现了第二种可传染的癌症,这种癌症与此前发现的第一种可传染的袋獾癌症一样均可导致面部肿瘤。

  可传染的癌症被认为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它通过癌细胞而非病毒在群体中传播。此前已知的可传染癌症仅有3种,分别是在袋獾中传播的面部癌症、在狗之间主要通过交配传播的犬传染性生殖道肿瘤以及在北美软壳蛤中传播的一种白血病。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第二种可传染的袋獾癌症是2014年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东南部的一头袋獾身上发现的,其导致的面部癌症与1996年发现的第一种可传染的袋獾癌症看上去十分相似,但它们的染色体发生重排,在遗传学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癌症。

  论文第一作者、塔斯马尼亚大学的露丝·派伊在一份声明中说,自去年发现第一例袋獾感染病例以来,他们又在同一地区的另8头袋獾身上检测到这种癌症。

  研究负责人之一、剑桥大学的伊丽莎白·默奇森表示,此前科学界一直认为,可传染的癌症在自然界中极其罕见,但新发现让人们对此产生怀疑。

  默奇森说:“以前,我们认为袋獾很不幸,才成为一种可传染癌症的受害者。但现在我们发现了袋獾还有第二种可传染的癌症,这不禁让人想知道,袋獾是否特别容易罹患这种类型的癌症,或是可传染的癌症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像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罕见。”

  袋獾是一种有袋类肉食动物,主要生存于塔斯马尼亚岛,因攻击性强而获称“塔斯马尼亚恶魔”。此前发现的第一种袋獾面部癌症常出现于袋獾面部或嘴部,会扩散至袋獾内脏,通过撕咬或身体接触而传播。过去10多年,由于袋獾面部癌症肆虐,野生袋獾数量大幅减少。澳大利亚2009年把袋獾列为濒危物种。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