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活化石”腔棘鱼及祖先都有肺

2015-09-23 中国科学报 鲁捷
【字体:

语音播报

  腔棘鱼也有肺,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则报告称。这种鱼一度曾被认为已经灭绝,虽然它们的肺并不具有实际功能,但却有助于了解腔棘鱼4.1亿年前的祖先们是如何生存的。

  腔棘鱼是一种大型食肉鳍鱼,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38年在南非海边发现了存活的该物种——西印度洋矛尾鱼,从此,它们获得了“活化石”的称号。和已经变成化石的腔棘鱼相比,矛尾鱼缺少一个典型的“钙化肺”,这种肺被认为是对浅水的适应特征。然而,尚不清楚已成为化石的古腔棘鱼体内是否也有这种钙化肺。

  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的Paulo Brito和研究团队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方法对西印度洋矛尾鱼5个发育阶段的肺进行了3D重建。研究证实,虽然该物种早期胚胎具有发育良好的、有可能发挥功能的肺,但在后来的胚胎、亚成体和成体阶段,肺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并最终退化。

  研究还发现,在成年矛尾鱼退化的肺周围,散布着小而柔软的盘状结构,它们与腔棘鱼化石的“钙化肺”比较类似。虽然如今用鳃呼吸的腔棘鱼已不再使用这些结构,但对已经变成化石的古腔棘鱼物种来说,研究者认为,这些盘状结构在调控肺活量中曾经起过一定作用,后来随着该物种适应了深水环境,这些结构的作用最终也消失了。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