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院地合作 > 合作动态
合肥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平台为皖苏小麦育种牵线搭桥
  文章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05-12 【字号: 小  中  大   

  应吴丽芳研究员邀请,5月5日至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程顺和率研究团队及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专家一行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考察交流。江苏和安徽两省育种专家共聚一堂,围绕小麦种质资源创制、育种、赤霉病防治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为下一步围绕育种产业深入合作搭建平台。

  程顺和院士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在站院士,本次来访主要目的是考察安徽小麦育种现状,指导院士站小麦育种工作。院士一行首先考察了技术生物所小麦实验基地,对课题组利用离子束、强磁场等诱变技术创制的多种优质材料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物理诱变技术在小麦种质创新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的专家提出分享实验材料,有的专家提出希望在今后加强与合肥研究院的合作,通过诱变改良推广品种的个别不利性状。随后专家们参观了安徽农业大学马传喜教授团队的小麦育种基地以及设在安徽农科院的国家小麦区试基地,并于5月7日考察了皖北龙亢农场的小麦育种基地。

  在两天多考察基础上,专家们围绕苏皖两个小麦大省的小麦育种现状、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育种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两省专家认为,安徽和江苏两地小麦产业有很多相似性,也面临多个共性问题,双方交流合作基础深厚,协同创新前景良好。技术生物所诱变技术为小麦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好的途径,应强化技术应用,推动小麦育种产业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在小麦抗病种质资源的创建与利用方面有很好的基础;院士团队和江苏农科院、安徽农科院及安徽农大有一批优秀顶级育种专家,是一只上、中、下游相结合的优秀团队,各方携手将成为南方小麦育种的优秀主力军。

  最后,程顺和院士指出,小麦产业有地域特殊性,要完善产业发展评估指标。在新技术应用上,依靠现代生物技术的遗传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针对具体解决的问题选好方向。他提出,将围绕赤霉病这一小麦育种难题,联合安徽和江苏两省育种研究力量,通过组织大型联合创新项目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

考察实验基地

座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