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国际“未来地球计划”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
联合研讨会议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06-06 【字号: 小  中  大   

  国际未来地球计划(以下简称FE)与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以下简称CNC-FE)联合研讨会于63日在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设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秘书处、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国际FE临时秘书处共同组织,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的支持。来自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FE科学委员会、FE过渡参与委员会、CNC-FE、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国家遥感中心、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80余名中外专家出席了会议。此外,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北京电视台等近20家新闻媒体的代表也与会和报道。

  本次联合研讨会的目的是:了解国际FE计划最新进展,贯彻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的理念,总结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热点问题,推动中国未来地球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研讨会由国际动态概述与三个主题讨论(大气污染、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组成。每个讨论主题由一名本土(即中国)自然科学家、一名社会科学家以及一名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国际FE计划派出同样背景的三个领域的外方代表,分别参加各主题的讨论。

  本次国际FE计划与CNC-FE联合研讨会,分别由CNC-FE主席秦大河院士、FE过渡参与委员会主席Bob Watson教授、CNC-FE副主席吴国雄院士、FE科学委员会主席Mark Stafford Smith博士主持。研讨会的国际动态概述部分,首先由Mark Stafford Smith博士与FE过渡秘书处主任Frans Berkhout教授就FE最新进展及研究计划进行概述。其后,CNC-FE主席秦大河院士介绍了CNC-FE的成立背景、人员结构和研讨制定的中国实施FE计划的12个重点研究领域;CNC-FE副主席吴国雄院士阐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实施框架协同设计的立项背景、合作目标、研究内容等。最后,FE过渡参与委员会主席Bob Watson教授就欧洲、美国及澳大利亚的协同设计的开展状况进行概述。 

  在接下来的三大讨论主题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清华大学陈文颖教授、大自然保护协会喻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FE科学委员会委员白雪梅教授、清华-INET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兼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孔英教授、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研究员分别围绕大气污染、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做主题报告。会议专门安排了讨论环节,由FE科学委员会、FE过渡参与委员会、CNC-FE委员、会议特邀专家共同参与,就与会报告及当今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2014-2023)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Belmont 论坛和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IGFA)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目的是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方法。该计划通过科学家、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co-design, co-production, co-delivery)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国际未来地球计划在整合原有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四大科学计划(包括IGBPIHDPDIVERSITASWCRP,后者由于受ICSU、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政府间海洋理事会IOC共同资助、目前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的基础上形成。国际未来地球计划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1)动态地球(Dynamic Planet);2)全球发展(Global Development);3)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同时,提出增强8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建设:1)地球观测系统;2)数据共享系统;3)地球系统模式;4)发展地球科学理论;5)综合与评估;6)能力建设与教育;7)信息交流;8)科学与政策的沟通与平台。该计划的制定,旨在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协发起并承办,CNC-FE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CNC-FE与国际FE科学委员会及FE过渡参与委员会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契机,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协同国内各方面力量、积极组织未来地球计划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国际FE高度肯定了CNC-FE在“未来地球计划”的宣传、推动和协同设计等各方面的有序工作,认为CNC-FE的工作领先于大部分国家。CNC-FE将继续推动未来地球计划在中国的开展实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不懈地努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   

  附录: 

  关于“未来地球”计划及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更多背景介绍,参见CNC-FE网站: http://cnc-fe.cast.org.cn/ 。

 

CNC-FE主席秦大河院士发言

 

FE科学委员会主席Mark Stafford Smith博士发言

 

FE过渡参与委员会主席Bob Watson教授发言

 

CNC-FE副主席吴国雄院士发言

 

CNC-FE副主席傅伯杰院士发言 

 

CNC-FE副主席潘家华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作特邀报告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合影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