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召开
  文章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04-21 【字号: 小  中  大   

  4月16日,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邀请,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合肥研究院召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及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撰写报告部分作者就其报告内容与安徽光机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比原来认识到的更加严重,从西方工业革命开始的1750年到现在二百多年的时间,全球范围内升温明显,海平面上升、冰冻圈消退,从1971到2010年积累的热量有93%被海水吸收,大量的CO2被海水吸收,造成海水的酸化加剧,进而威胁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浓度都至少已上升到80万年以来的前所未有水平。

  报告认为,21世纪末及以后全球平均地表变暖取决于累计CO2排放,并就此按照高、中、低三种不同程度的排放模式提出了预估:为达到“升温不超过2℃”的目标,高排放情景下无法实现,中排放情景实现的可能性约33%,低排放情景实现的可能性则达到66%。截至到2011年,人类累计排放已达到低排放情景的约一半指标,全世界要实现“升温不超过2℃”目标,必须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主要能源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的燃烧效率最高,温室气体及SO2等致霾成分产生率低,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对未来气候、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秦大河院士还将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内容也作了说明,该报告指出气温升高超过2℃,随之而来的热浪引发的疾病和死亡、食物安全、内陆洪灾、农村饮水灌溉困难,甚至可能会导致战争。秦大河认为,空气污染(雾霾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健康环境风险,而治理雾霾和减排温室气体方向一致,应科学布局、技术治理、社会管理常抓不懈,共同打好持久战!

  在随后的工作组与安徽光机所科研人员的交流讨论里,工作组认为,安徽光机所发展了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环境观测技术和手段,走在前面非常好,今后最好能侧重多站点、多种类数据累积。雾霾成因方面,水汽与气溶胶、季风影响、海陆相互作用等作用机理研究还亟待解决,为降低温室气体和致霾因子排放,作为科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各种产业实施脱硫技术、调整能源消耗结构、积极建设智能低耗房屋研究,最好能形成系统建议提交给政府作为政策依据。

  背景资料:

  秦大河院士2013年曾获环境科学领域最高奖励——沃尔沃环境奖。此前,他已经连续参与和领导了IPCC三届评估,首创“冰冻圈科学”(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一起被认为是影响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作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他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和世界冰川科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2007年,IPCC与著名环保人士、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和一个专题组:第一工作组负责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第二工作组负责评估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正负两方面的后果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第三工作组负责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负责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每个工作组(专题组)设两名联合主席,分别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下设一个技术支持组。中国科学学院士秦大河是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

  IPCC已经发布了大量评估报告、特别报告、方法报告和技术报告。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于1990年发表,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它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决定。该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UNFCCC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并为公约的《京都议定书》谈判作出了贡献。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由三个工作组报告和一个综合报告组成,其完成时间表分别为: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已于2013年9月完成)、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将于2014年3月完成)、第三工作组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将于2014年4月完成)和综合报告(将于2014年10月完成)。该报告由全世界831名作者参与撰写,其中中国作者44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