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973”项目“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在贵阳召开
  文章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03-28 【字号: 小  中  大   

  322日至24日,国家“973”项目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在贵阳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持,该所研究员胡瑞忠任首席科学家,依托部门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土资源部。来自地化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973”项目咨询专家、领域专家和项目专家组成员翟裕生、陈毓川、莫宣学、张国伟、翟明国、郑永飞等院士以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家基金委和贵州省科技厅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于23日上午举行,胡瑞忠代表主持单位致辞,衷心感谢大家对项目给予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贵州省科技厅厅长陈坚首先祝贺会议顺利召开,并表示省科技厅将对项目的实施给予积极的支持。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谢夏博士介绍了“973”项目的相关管理规定,并希望本项目在前一个“973”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继续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前沿局张鸿翔处长对项目的成功立项表示祝贺,希望各承担单位和所有参研人员齐心协力,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的研究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会上,胡瑞忠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立项的科学意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据胡瑞忠介绍,华南陆块中西部川、滇、黔、桂、湘等省区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内,卡林型金矿、Pb-Zn矿和汞、锑、砷等低温矿床广泛发育,且很多为大型—超大矿床,显示大规模低温成矿特点, 构成华南低温成矿域。这种大面积产出低温矿床的现象,国内外罕见。因此,即使就全球而言,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低温成矿域,也是很具特色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往涂光炽院士等一批科学家对这一低温成矿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但是,对低温成矿的时代、低温成矿的驱动机制、低温成矿的物质基础、各类低温矿床间的相互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目前还远未形成清晰认识。这制约了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理论的建立和相应的找矿勘查工作,亟待深入研究。在胡瑞忠报告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后,项目五位课题负责人分别报告了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的构造背景壳幔深部过程与低温成矿响应低温成矿的物质基础成矿流体与元素共生分异机制大型—超大型低温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等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等 

  会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和领导对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凝炼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实施方案和创新性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项目组将国家目标与科学目标紧切结合,重视基础地质研究,突出特色和重点,加强交流协力攻关,努力做出一流成果,为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促进了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现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