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访谈 > 科学访谈
侯建国:脚踏实地创新成才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9-08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致辞

侯建国院士兴致勃勃谈“脚踏实地 创新成才”

主会场与各分会场进行网上视频交流

邓勇

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会场

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会场

侯建国院士兴致勃勃谈“脚踏实地 创新成才”

  侯建国院士简介

  侯建国,男

  1959年生于福建平潭

  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1989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结构分析、表面物理化学和无机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获得了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分子图像,并从实验和理论上分别论证了扫描隧道显微术对单分子直接成像的可能性与限制因素,进而确定了C 表面晶格的取向特征。此外,发展了确定单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取向与局域电子态的方法,提出了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同质分子超晶格的新途径。

  [邓勇]:各位来宾、同学们、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党组办公室、京区党委和研究院,以及负责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向上海分院、南京分院、金属研究所和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的各位同学、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研究生教育是中国科学院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目前,我院的研究生已成为我院青年研究人员队伍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创新队伍中最有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成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的参与者,成为支撑我院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中国科学院党组对创新案例系列讲座非常重视,路甬祥院长亲自出席了去年12月9日举办的首场报告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把创新案例讲座办成品牌活动,增长才干,传播科学知识。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始,今天在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第四场报告会,同时我们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直播系统,和研究生院远程教育直播系统,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十几个分会场,几千名员工实时播放这场报告会,下面我们先有请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同志为创新案例系列讲座第四场报告会致辞,大家欢迎!

  [何岩]: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学们、同志们,上午好!最近几天是我院2004级新生开学的日子,再过两天就是教师节了,首先我代表全院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向主会场和各分会场的两千多名新同学,并通过你们,向全院近万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科研教学工作一线的导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锐不可挡,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当今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完善我国高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迅速提升我国应对21世纪挑战的能力,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今年召开的院士工作会议上,院人才工作会议上,和全院首届研究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会议上,院党组都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坚持提高质量和发展规模的有机统一,树立把我院办成一所大学的新观念。新生入学后,全院拥有博士、硕士达到3万多人,不仅塑造了中国科学院的未来,更支撑了中国科学院的现在。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许多这些成绩是科技与教育结合这一办学模式的成功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的丰富经验,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国科学院建院近55年来,广大科学人员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科学创新经验。从2001年6月开始,我院开始组织动员有关力量,将这些饱含丰富鲜活的科技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折射我院传统的科技创新经验,悠久的历史,系统的整理成创新案例。为研究生教育,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发挥作用。从2003年12月起,我们在研究生中举办创新案例系列讲座,到目前为至,已经有很多位院士做了报告,通过面对面聆听科学大师讲述自己科研工作经历,谈论科学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可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路院长对举办创新案例进行了高度评价,参加完首场报告会后,指示我们要长期坚持下去,将案例讲座办成品牌活动,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侯建国和卢柯院士来做报告,我们为他们百忙当中抽出时间为讲座所做的精心的准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报告会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同学们将从两位院士的精彩报告中,深刻领悟到做人的道理,领悟到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这两位大师为榜样,勤思好学,刻苦钻研,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打好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做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邓勇]:感谢何岩副秘书长的致辞,我们将按照院领导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努力把创新案例讲座做得更好,切实发挥应有的效益。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两位年轻的科学家为大家做报告,每位报告人的演讲之后,将安排15分钟的互动交流时间,届时,请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同学们,主动向报告人提问,积极地参加讨论。今天的第一位报告人是侯建国院士,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1959年生于福建,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88—1995年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电镜实验室、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是物理化学领域里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他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项奖励。下面让我们欢迎侯建国院士为我们做题为“脚踏实地  创新成才”的演讲报告!

  [侯建国]:院领导还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领导、各位同学早上好,首先我向2004级的研究生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是我们今后开始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起点。这次我和卢柯院士一起应邀来做这样一个创新案例的系列讲座,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按道理来说,我作为一个老师,讲课是不会紧张的,但是挂了一个花,胸前戴了一个花,坐着讲还是有点紧张。按照创新案例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和大家谈一谈如何做学问,如何开展一些好的科学研究,我想我们自己做的也还很不够,但是我想,我们毕竟有了一些经验,所以我想借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体会,也希望这些体会和心得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至于浪费了大家很宝贵的时间。

  现在的青年,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尽快地在自己的事业里有所成就,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是如何成功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公式或者是答案。我到新华书店里去,名人传记应该是一个卖点,所以说我想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做什麽都可以,事情都能成功。在成功里面,我想需要的是做人的智慧与做学问的聪明。对于后者来讲,做学问的聪明,对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说,能够在中国这样的高考制度下考到这儿,在大学里面经过四年的学习以后,进入研究生,尤其是中国科学院这样一个我们国家比较高的学府来说,更是不容易。这里面包含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性格,包括处理各方面事情的能力,我后面会从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来说明。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烙印,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1959年出生的,1966年进了小学,文化大革命十年正好是我接受教育的时间,正好是一个空白。我们这一代人和现在在座的这一代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这一代人打下非常深的烙印,那个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还是有一些很好的,或者是很正面的东西,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面。

  今天是讲创新课程,怎么样做人,对待生活,对待事业的态度,我在准备这个报告的时候,想起一些毛主席的话,一个是“人要有一点精神”。人是要有目标,有生活的追求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自己要有自己生活的目标,要有自己的追求。有了目标,有了追求,你就会比较踏实,不会跟着潮流走,跟着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努力去做每一件工作,并把工作做好。第二句话,我也是一直比较欣赏,“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同样做一件事情,认真和不认真的结果是非常不一样。如果说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对待每一个选择的时候,更认真一点,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由于学术的关系,和日本教授合作的比较多,不管现在社会上很多青年人喜欢不喜欢日本民族,大家可以自己来判断,但是这个民族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日本民族认真的精神。大家可以看到,日本产品,很多的产品,比中国产品做得好得多,并不是他们设计特别好,再简单的东西,他们都是追求精益求精,至善至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更多的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更认真,追求一种完美的精神。

  对于我个人来说,在学习和事业生涯有两次比较大的选择,对于自己影响比较大。1977年我也参加高考了,但是很遗憾,基础太差,语文和政治考得挺好,数学和化学都交了白卷。1966年上的小学,1968年下放,到农村去了,基本上十年就在农村里面,后来的中学再到一般的县城的中学,基本上就没读什么书。1978年到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到这样的高等学府里面,感到学习方面有很大的热度。80年代的时候,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出国是一个热潮,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都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当时李政道先生的Caspea计划,当时也想过出国,因为感到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非常大,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出国确实有几个原因。每件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你必须要花很多的时间考托福,GRE,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做英语、物理的题,数学的题。进到大学以后,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是非常残缺的,基本上整个是空的,就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学校教育。

  我1977年准备高考的时候,我父亲帮我找了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来辅导我数学,他先检查一下我的程度怎么样,怎么样复习,就写了一个二分之三让我化成带分数和小数,我就写不出来,就是这样一个程度。当然更不要说我在文学、历史、地理方面,整个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基本上等于零了,这是你们这一代人比我们强的原因。我觉得当时进大学以后,特别是到了图书馆,看到那么多的书,我觉得是非常的舍不得,有时候经常拿着厚厚的书在那儿背,看了很多书,一方面是在补,当然了,那时候也过得很充实。我们可能是国内第一代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当时金庸小说刚到大陆的时候,我们到外面小书摊上去租,租完一章一章,再租一章。一章是薄薄的一本,宿舍里面一章一章的看,看完了交换。这个选择比较适合我自己,因为这样,我把很多过去没学的知识补了一下。

  第二,我在科大求学过程中,遇到了两位非常好的导师,这两位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一位是钱临照,一位是吴自勤。我在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包括做学问的帮助。他们学识非常渊博,第二就是忧国忧民,钱临照,1934年到英国留学,中国那时候多么的落后,生活肯定非常差,当时英国是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打起来,已经是国际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1937年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当时他在伦敦一听说抗日战争爆发,就立即回国。他们在外面留学,这个国家都打起仗来了,要亡国了,他就应该跟这个国家在一起。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的第一次选择。第二次选择就是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在1958年,建在北京玉泉路,70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迁到合肥,就是安徽省,所有的学校损失都非常大。但是他当时已经60多岁了,完全可以在北京,他又是一级教授,可以在北京有相对优越的生活,但是他还是选择跟所有的教职员工面对面,一直坚持在合肥这个地方,重新帮助科大创业,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他这样也得到了科大全体教职员工的爱戴,他逝世以后,也专门为他塑了塑像。吴自勤也是非常优秀的导师,给我非常大的帮助。

  我1995年决定回母校工作,我觉得我出去了以后,就没想过一定要在外面呆着,我想我一定要回来工作的,所以我决定回来非常的简单。我是1995年回来,有一个原因,当时1994年的时候,钱临照已经将近九十岁了,吴自勤已经快六十岁了,身体非常不好,专门到了美国,从加州让他的女婿开着车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把钱临照的信给我,说现在国内的条件慢慢好起来,希望我们能回来。当时我就决定,1995年就回来了,不再继续呆在那儿。但是当时回来的时候,条件也不是特别的好,我回来的时候,学校是给的职称是副教授,月工资当时是522块钱,住房也是50多平方米。这个条件即使是在当时的科大也不是最好的条件,因为当时科大国内已经开始人才的断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已经开始破格提拔一些年轻人。我们学校里有一些比我年轻的,非常优秀的、坚持在国内工作的年轻人,已经提到了正教授。我觉得这个不能跟人家完全比,因为毕竟他们坚持在国内工作,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做这些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回来应该先做,先干起来。这两张图片是当时我回来时候的设备,回来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这两台设备,一个是真空的炉子,一个是镀膜机,真空的炉子是我们自己做的设备,这些设备呢,确实是比较差,但是我们还是在上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像这些炉子,还有设备,这台镀膜机是1972年生产的,可能比在座的很多人年纪都要大,我们把它重新修好了以后做成的。当然后后来慢慢的条件就改善了。

  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做科研工作的体会,我总结了一下,写了几条自己的体会。一个是做科研工作的时候,要从“大处着眼”。选择课题的时候,一定要选一些大的,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要选择一些这个领域对科学前沿或者对于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我想每一个学科都像一棵大树,一棵大树有树干,也有树枝,也有树叶。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我想有的问题就是一个树干的问题,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相当于一个树干。有的是一个树枝的,有的是树叶,你把树叶都拿掉,还是一个树,也就是说这个学科还是一个完整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找一些最起码是树干的问题,当然树叶呢,也很重要,有时候你也需要做,但是如果一棵树把树叶拿掉一些,少一点树叶,多一点树叶不太影响学科的发展。这两年科学论文越来越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并不是很多。

  第二点“小处着手”,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自己的能力,把这些大的问题,能够落实到小的事情,小的课题上一步一步往前走,包括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点“勤于思考”,在这里,要把这个作为一个事业,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点“善于合作”,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长处也是有局限的。如果能够和更多的人合作,取长补短,往往把自己的能力就扩展了。同时你也能帮助别人,因为通过合作,你的长处别人没有,你可以通过你的长处来帮助别人,别人通过他的长处来帮助你。这方面,我觉得我在这十多年科研的工作中间,应该说得益于非常多合作伙伴互相的促进,互相的帮助,有一些成果。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内的条件非常差,怎么样做出比较好的工作。不一定不好的条件,就做不出相对比较好的、前沿的工作。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我当时的博士论文,最早导师给我定在锗硅半导体,确实我发现我们的条件做不了,但是当时我注意到国际上非常有意思的方向,用描述不规则物体分析的理论,数学的理论来描绘很多很多学科中的不规则物体的规律。当时国外的研究都是局限于,希望能了解晶态的机制,来研究动态观察晶化过程中动力学的过程,然后希望来研究、分析它的晶化过程。我们的条件还不够,我们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用这样一个分析的理论来研究薄膜晶化的问题,薄膜晶化了以后,形态可以用分形的数学来比较好的描述。有了这样的方法,实际上就不要有一个非常好的设备,我们甚至用一般的低倍数的电子显微镜,甚至光学显微镜,就可以做这样的实验。来描述不同的条件下晶形生长所有的形态,总结出它生长的特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对分形的晶态动力学进行描述。应该来讲,这个工作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当时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两篇文章。1995年回国了以后,因为后面我的师弟在这个方向又做了一些工作,使得这个工作做得更完整。后来我们发现,实际上这个工作过了十年了,还是不断的有人来引用这个工作,给了一些比较好的评价,所以呢,当时在1997年就申报了国家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很荣幸获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获得了一等奖。当时的条件,确实比现在要差得多,但是我想只要你找到切入点,用一些新的方法,来研究老的问题,柳暗花明,会找到一些新的突破。

  第二个,做研究的时候,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往往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几年我们做的工作里面,有一个足球分子化学键的直接观察,C60分子是非常漂亮的足球分子,发现足球分子的化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实际上大家都没有看到这么漂亮的足球分子。早期的时候,90年代初期的时候,很多很多科学家,用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可以分辨到0.1i的分辨率,理论分辨率。大家想这么高的分辨率的话,完全能够看清任何一个分子内部的结构,大家做了很多的尝试。可以发现这些分子的图像跟足球分子图像还是有一些差别。一直到了2000年的时候,当时大家还在不断的试,西班牙、美国、德国联合研究组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跟他们在国际会议上碰到,讨论了一些这样的问题。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做这样的工作,坚持好几年,改进仪器,他觉得没有看到好的分子内部的图像,是因为仪器的分辨率不够,还有各方面的条件不行,所以他们花了很多很多精力在改进仪器上面。可以看到这是他们发表的看到的图像,还是不太好。后来他们写了文章,只能看到分子的轨道,而看不到原分子内部的结构或者是化学键。

  当时我们分析了一下,认为可能跟仪器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看不到的,并不是仪器分辨率的问题,而是分子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相互作用导致电子流分布状态的不均匀,影响了分辨率。所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分子和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隔绝开,也就是说在分子内部引进一个气垫,相互作用隔绝开,就很容易看到。我们就这么做了,这个东西别人做了很多很多研究,完全是我们把流程的分子组装在基的表面,你可以看到,这是理论图像,这是实验图像象,符合的非常好,看到了双键的图像。这个东西,国际上同行都感觉到很惊奇,看到了很清楚的足球状分子的形态。

  第三,因为现在大家做研究工作的时候,非常善于合作,取长补短地解决一些难题。这个难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直想解决一个,对于分子吸附在一个衬底上,吸附在一个表面上以后,如果是一个原子吸附在表面,很简单,它是一个球,只要定了它的位置就行了。但是对于一个比较大的分子结构,吸附在表面,不光要决定它的位置,你还希望决定它的取向,到底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这决定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一样,今后对于分子应用都不一样。怎么样来确定分子的取向?一方面你要做非常好的实验,即使在分子与衬底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得到一些非常复杂的图形出来。我和一位杨教授建了一个库,理论和实践能够对比,这个工作在发表了以后,在国际上同行也比较感兴趣,美国物理学会的网站当时发表了这样一条新闻,说这是第一次能够非常清楚地通过这样的工作,能够把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取向得出来,这是另外一个例子。

  第四,我希望提这样一个要求,你必须要有这样好的想法,加以实际的工作能力,这个我在这里特别希望研究生的同学,能够更多的去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中国的研究生,跟美国、欧洲、日本的研究生对比起来,我个人觉得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方面的不比他们差,甚至可能比他们还要雄厚一点。但是在动手能力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我觉得我们这一点还是应该加强。否则的话,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你没有这样一种工作能力,你有时候根本什么都做不出来。

  这里我举一个我们博士生做的工作,做得是非常漂亮的,这是一个分子,这个分子是不是在这个笼子里面,以及这个笼子在哪里,这是一个很挑战性的课题,2000年的时候,日本的科学家用高分辨率显微镜,把这样的分子组装在一个纳米碳管里面,用高分子的电子显微镜照射,有一些黑点在这里面,确实证明了这些黑点就是金属,在中间的位置,这个工作第一次提供了一个实验证据,证明中间有一个金属。但是我觉得这个看起来还是很不漂亮,我们就想到,有没有可能,像我们到医院里面照X光一样,可以透视,把骨头的结构透视出来,有没有一种透视的技术,把原子透视出来。我有一个博士生姓王,我跟他商量,跟他讨论,通常扫描成像的时候,用的是分子轨道的分界线,红色的这个,在80年代后期很早就提出来了,在这中间我们再引入一个信号,用窗口把这个能量的信息、不同的能量层面的信息取出来,可能就能像能量扫描的东西。我们就想,因为原子既然在笼子里面,在能量空间上,也许就能显示出它特定的位置和特征来。这个所需要的工作,就是在现有设备上多加一些设备,把一个新的信号源处理器和计算机整个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实际的动手能力。这个结果就非常好,你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这就相当于对于分子的照相,照相了以后,就发现,对原子照的是X光透视相,把金属原子就看出来了,这个突破,这个想法并不是新的想法,80年代原理就有了,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你怎么样引入一个信号,窗口要足够小,才有足够的分辨率。要把这个东西的信号,跟你现有的设备、信号相连,那个在扫描的时候,同时还有一个直流的信号,这两个信号不能打架,还得把分辨率提高,这是一个具体的工作。

  最后我想再举一个例子,往往大家要善于向常识和公正的规律后面提一点不同的意见,大家都觉得是这样的,我们往往就会忽略,大家没去想,有时候这些问题还是非常关键的,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有一个常识,很多同学可能都学过纳米材料,或者是结构方面的课。常识就是说纳米材料和结构,由于尺寸的效应服从量子学的规律,原因是什么呢?在量子结构里面,它的尺寸非常小,它的电子波函数受到限制,它就产生了能量效应。我们就问一下,难道这个量子能量效应就不能改变吗?如果我们能改变它的波函数在量子结构里面的分布,我们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话,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这是金属的纳米颗粒,是一个非常有序的、晶体的结构,我们把它变成非晶化,变成非晶以后呢,电子的散射就增强,电子散射的平均自由层就降低了很多很多。大家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单电子效应,晶态里面有很多很多,但是在这里就没有。也就是说,从8个纳米的时候,是没有量子效应,然后到4个纳米的时候,出现了量子效应,这里的量子效应变得非常的明显,从两个纳米的晶态变到非晶态,又从量子效应到了一个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的尺寸。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减少尺寸本身不必然出现量子效应,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所以说这个工作投到《物理评论》,很快就被接受了,在国际会议上做这个报告的时候,同行都很感兴趣,觉得这个是蛮有趣的现象。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经常地对一些常规的问题多问一些为什麽。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想最后有这么几句话,和在座所有的同学共勉。“诚实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现在我们社会发展的非常快,确实有很多很多诱惑,也有很多很多不是特别好的现象,包括学术界里面,有一些现象也不是特别好,包括学风的问题,包括学术浮躁的问题。我们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成功要建立在诚实,一定要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之上,学风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实事求是,尤其是对于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一定要诚实,这是你在学术界里面,你的声望,学术界对你认可的保障,大家对你一定要信得过才行。

  第二,珍惜每一个机会,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不要总是等着下一次机会,这个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随便做做就行。我是觉得每一个机会都把它做好,每一件事情,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我想成功就是一步一步的,每一个小成功的基础上,就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

  最后,豁达宽容,这个大家还是应该保持一种比较好的心态,保持一种比较健康的心态,对于一些小事不要太计较,短期的事情也不要太计较,看得长远一点,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如果大家选择了科学研究事业,就一定要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乐趣,从中找到乐趣,没有快乐,没有创新,绝对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觉得工作是一个负担,科学研究是一个负担,就肯定不可能有创新,创新一定是在你自己喜欢、享受自己研究工作的过程中间。最后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科学生涯中,能够努力工作,不断地去享受创新带来的快乐,谢谢大家!

  [邓勇]:侯建国院士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下面请我们主会场的学生代表向侯老师献花!下面进入提问交流阶段,先把第一个机会让给今天主会场的同学们。

  [学生提问]:听了您的报告,感觉您的经历很丰富,我想知道,哪个阶段对于你创新能力影响最深呢?另外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研究生阶段了,创新能力现在培养是否还来得及?在这一年学习期间,我们应该怎么样培养这种能力呢?

  [侯建国]:我觉得不晚,你们现在开始学习创新,我觉得一点都不晚,像我刚才说的,我其实是起步很晚的,我1976年高中毕业以后,到工厂去当钳工两年,1977年高考没考上,1978年有幸考入大学,实际上我的起步比在座的起步都要晚。但是我觉得只要认真,每件事情,你都把它看成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每件事都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做好,创新的能力是在小事的积累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我现在实验室还有很多研究生,我就是鼓励他们第一年,你除了上课的时间,剩下时间尽量到实验室来,不要在计算机前面呆太多的时间,要去动手,要去工作。刚开始很多事情是很烦琐的,也很枯燥,但是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我觉得创新实际上是在不经意当中就完成的,不是说刻意的去创新。我觉得完全来得及,你们的素质比我们这一代人的素质好得多,真的,这不是客气话。你们最起码比我们省了十年的时间。

  [邓勇]:我们提第二个问题,机会让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会场,我们请科大分会场的同学提问。

  [学生提问]:非常高兴能再次聆听你的报告,我想提一个问题,您认为我们研究生哪种品质更为重要一些?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侯建国]:你问每一个科学家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答案可能往往不完全一样,但是直觉也是非常非常之重要,兴趣也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我自己理解的可能是一个,还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然后直觉和抓住每一次的机会,直觉和兴趣自然而然就有了。确实我觉得,有些事情你在做的过程中,刻意的去追求,有些事情还是很难,把这个工作更多的看成是一个过程,你去享受这个过程,反而结果会比你得到的更好一点。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注意去培养自己的直觉,你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各方面,我觉得都是需要的。

  [邓勇]:第三个问题的机会给金属所。

  [学生提问]:针对新的课题和新的研究方向,请您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侯建国]:很多研究生可能是从,也许我不太清楚,可能有一些从物理考到化学,或者从化学考到生物,肯定会面临新的课题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基本的要求,既然是做研究生,做科研,就一定要做新的东西,做新的课题,或者是新的方向。这个建议呢,我觉得因为不知道是课题方面,还是课程方面的,但是我想现在科学的交叉很重要。其实我的实验室里面,一般的有物理学生过来学化学,化学也有学物理的,这并不是一个难度特别大的问题,现在整个科学的发展已经处于比较交叉,你打好了一个比较好的数学、物理的基础以后,反而交叉的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邓勇]:分会场的互动交流暂时到这儿,利用主持人的特权,我想给侯建国提个问题,我们差不多是同龄人,也差不多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国家的这种变化,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真切的感觉,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个人自己的成长,我想提一个问题。在你从学习到研究,到工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当中,哪一位先生的哪一个观点对你影响你觉得是最大的?

  [侯建国]:应该还是钱临照先生,我觉得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些观点对我感触特别深,但是我觉得他就是对于国家,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另外一个,他把科大看成是自己事业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他对于事业的追求完全是一种,他觉得科大的事业是最重要的时候,他就不太在乎生活条件的变化,他的其他的一些困扰。他们这一代人对待事业,包括我当时曾经联系了一所美国的学校,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个私立学校,在东部,那个学校好象不要考托福,GRE,不要太高,也给了一些资助。我就找他签字,写推荐信。他当时就告诉我说,你何必要到美国的一个二流、三流的学校,这个我都没听说过的学校去念书呢,你在这里做得不是挺好的吗?干嘛要去二流、三流念这种书呢?你把现在的事情做好,做好了以后,直接到最好的学校去做博士后更好,这是我当时印象很深刻的,就没有出去,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邓勇]:谢谢,确实侯建国院士演讲当中已经很形象、生动地谈了自己的经验,从做学问来讲,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勤于思考,善于合作,非常重要。诚实厚道,豁达宽容,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工作,我个人是特别的赞同、欣赏、钦佩,谢谢您今天的演讲报告!下面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侯建国院士!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