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网】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已成功合成38种新核素

2024-04-16 中国网 殷晓霞
【字体:

语音播报

图为近代物理所工作人员在电脑前观察和记录设备状态。(近代物理所提供)

图为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近代物理所供图)

4月11日,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此时工作人员正在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2)控制室电脑前专心观察和记录设备状态。

近代物理所张志远研究员介绍,超重元素合成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自然界存在的元素最高到92号铀,更重的都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先后成功合成了26种新元素和数百种新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填充到118号。俄罗斯和日本还研制了用于超重元素研究的专用加速器装置。“新核素的合成促进了加速器技术和核物理学的发展,并在核医学、放射性医疗、核能源、核电池,核废料处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作用。”他告诉记者,近些年,中国在这一领域进步很快,目前,近代物理所已经成功合成了38种新核素,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近代物理所所长孙志宇研究员表示,研究所在新核素合成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人类认识核素存在极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我国在新元素合成方面依然没有实现零的突破。从118号元素合成至今的十多年里,超重元素研究没有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该方面的研究需要新的产生方法,实验条件更需要提升,进一步提高束流强度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他指出,世界各国都在谋划布局这一研究方向,以期率先实现突破。“超重核研究处于突破的前夜,各国机遇平等。可喜的是,我们现在站在第一梯队。”他说。

目前,由近代物理所研制的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近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14.8粒子微安流强、224兆电子伏能量的束流在靶稳定运行,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流强纪录。“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国际最强的重离子束流开展119和120号超重新元素合成研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张志远表示。

近代物理所副所长何源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于2022年建成出束,装置运行时间已超过1万小时。该装置为超重元素合成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