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古脊椎所便便化石表明蒙古国中生代曾有好多鱼

2021-04-19 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科学报告》报道了对蒙古国西部早白垩世查干察布组螺旋状粪便化石的研究,这是首次发表该地的粪便化石记录。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Paul Rummy、Kazim Halaclar和陈鹤主导完成。

  研究涉及的7件标本由该所研究员汪筱林于1998年在参与蒙古高原国际恐龙项目科考期间于同一地点采集,其中包括6件螺旋状粪化石和1件涡旋状粪化石。

  粪便化石是一类遗迹化石,不同造迹者所产生的粪便存在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通过不同粪便化石的比对,可反映出造迹者的相应类群及其肠道构造的演化信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螺旋状粪便化石记录在南非上奥陶统索姆页岩中,而最早的涡旋状粪便化石记录在爱尔兰梅奥州路易斯堡志留系地层中。一般来说,涡旋状粪便化石的记录更为罕见,多见于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四个新的粪便化石遗迹类别——两个新的遗迹种Hyronocoprus tsagantsabensis和Hyronocoprus hunti、两个新的遗迹属Megakalocoprus barremianensis和Scrollocoprus tatalensis,后者中的Scrollocoprus遗迹化石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第二件中生代涡旋状粪化石。

  高精度的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CT)显示,这7件粪便化石标本中均存在骨骼残片和鳞片,其中还存有完整的围眶骨,据此,研究人员推断产生这些粪便化石的生物的消化系统环境可能并非强酸性,并不足以溶解食物中的骨骼等。此外,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中的钙和磷酸盐也表明这些粪便化石的造迹者具有肉食性类群的特征。

  由于这7件粪化石的大小不一,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粪便化石造迹者体形的大小也不相同。另从这些粪便化石的颜色、干裂程度、孔的数量、空腔数量及盘管深度存在的差异来看,其埋藏条件也各不相同。

  研究人员推测,Hyronocoprus tsagantsabensis、Hyronocoprus hunti和Megakalocoprus barremianensis的造迹者可能与鲟形目成员有关。目前还无法确定Scrollocoprus tatalensis具体是哪一类特定鱼类产生的,但它有可能来源于肉鳍鱼类,其中未被消化完全的对象可能为叉鳞鱼目的成员。另外,这些粪便化石表明蒙古国西部Tatal盆地在早白垩世曾经生活着大量的鱼类。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87090-5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4-19 第4版)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