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文汇报】珠峰新“身高”不代表“长高一大截”

2020-12-09 文汇报 许琦敏
【字体:

语音播报

  8848.86米!12月8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公布。此前,我国曾两次测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8848.13米;2005年,我国测得珠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此次公布的新高程8848.86米刷新了珠峰的新高程,这是否意味着珠峰“长高”了4.43米呢?

  对此,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国家自然资源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党亚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珠峰长高一大截”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几次高程测量数据之间并不具备可比性。

  负责2020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处理的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主任郭春喜则透露:“此次真正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国产设备在今年的高程测量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其精确度已经与国外设备相当。”

  几次“身高”含义不同,不可简单推断“长高一大截”

  根据最新公布的“身高”,珠穆朗玛峰似乎较2005年时“长高”了一大截,但党亚民告诉记者,这几次珠峰“身高”测量的数值其实并无可比性。

  实际上,1975年测得的是珠峰峰顶冰面高度,2005年测得的则是峰顶岩面高度,本次新公布的珠峰高程则是峰顶雪面高度。“由于本次珠峰测高,尼泊尔是在2019年测量的,中国则是在2020年测量,珠峰顶常年刮大风,雪面高度会有差异,因此进行了数据融合。”党亚民解释,此次中尼共同公布的珠峰“身高”是雪面高度,岩面高度测量技术要求更高,或将待日后发布。

  几次珠峰“身高”不具备可比性的另一个原因是,高程起算面不同。郭春喜解释,这就好比一个人量身高,有时穿鞋,有时光脚,结果自然不同。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采用的高程起算面(即大地水准面)是全球高程基准,而2005年珠峰测高采用的是我国黄海的海平面作为水准原点,不能简单将两次数值相减。

  新身高背后是我国测绘技术和珠峰科研的深厚积累

  郭春喜告诉记者,珠峰“身高”虽然只有一个数值,但围绕这个数值,需要测量大量数据,用到各种高精尖设备。2020珠峰高程测量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大量使用了国产仪器,这些国产设备在测量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性能,在测量过程中获得了大批高质量数据。

  从北斗GNSS接收机、超长测程的测距仪,到珠峰重力仪、冰雪雷达测深仪,其精度皆与国外设备相当。比如GNSS接收机,在珠峰上同时接收到了北斗和GPS的定位信号。“从数据处理结果来看,用北斗信号计算出的结果,与GPS几乎完全一致。”郭春喜说,此次国产GNSS接收机的误差仅为1.3厘米,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表示,此次珠峰顶的定点重力测量和北坡1.25万平方公里的航空重力测量,显著提升了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度,为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测量提供历史最好的海拔高程起算基准。因此,这次珠峰高程测量的精度堪称“史上最高”。

  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航空重力测量,填补重力空白区;首次将重力测量由2005年的7790米推进到珠峰峰顶……在郭春喜看来,珠峰最新“身高”背后,是我国近年来在珠峰开展各类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厚积累,“与前两次相比,我们能用的基础资料丰富了许多”。

  郭春喜希望,未来可以把空间大地测量的方案变得更加实用、简单,“也许有一天,为珠峰测高将成为常态化测量,随着数据的积累,人类对‘世界第三极’的认知将不断加深”。

  (原载于《文汇报》 2020-12-09 05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