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空天院发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测系统

2020-09-01 中国科学报 丁佳
【字体:

语音播报

  8月29~30日,首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在线召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

  该系统是中科院空天院已有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的升级版,与原版系统相比,升级版系统汇聚了多源、多尺度、多模式海量地球大数据,涵盖了植被参数反演、病虫生境监测、灾害识别与早期预警、农牧业损失评估等功能模块,生产了农田、森林、草地等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预测产品,实现了涵盖农田、森林、草地的植被病虫害监测与预测服务在线发布,打通了从数据、算法到产品、应用的全链路。

  目前,中科院空天院已通过该系统发布了92期全球、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典型区域的《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报告》,并针对当前肆虐亚非的沙漠蝗虫,发布了《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专题。相关成果被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地球观测组织、英国牛顿基金委、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等国际国内政府部门、组织机构、商业团队持续采纳,并开展推广应用,为我国在粮食安全和全球局势中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中科院空天院在大会上同期发布了众源数据采集平台。该平台既是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数据采集平台,能够在田间调研和农情调查时快速记录当地植被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状况,并支持查看历史样本记录,可灵活管理野外调查数据。目前该中英双语平台已在我国、英国、意大利等多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开展广泛应用,积累了海量地面数据,构建了用于植被生态系统监测和病虫预警的全方位、多层次科学数据集,为植被生态系统监测与病虫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持。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