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科院空天院科技支撑联合国沙漠蝗虫空间信息监测

2020-06-19 中国新闻网 孙自法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获悉,为向联合国沙漠蝗虫空间信息监测提供科技支撑,该院自今年2月至今,已发布8期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并将持续关注蝗灾动态。

  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UNOOSA)近日通过视频连线组织举办的沙漠蝗虫空间信息监测峰会上,中科院空天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黄文江研究员和董莹莹副研究员应邀参加峰会,并分别作专家报告。

  黄文江表示,中科院空天院“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工作组在蝗虫监测、预警和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现已研制产出2018年至今整个亚非区域的蝗虫迁飞路径、核心繁殖区、重点危害区的空间信息产品,并通过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面向全球公开发布科学报告与元数据。

  董莹莹介绍说,中科院空天院科研团队已开展针对亚非区域重点蝗灾国家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的蝗虫迁飞路径监测、当前和未来繁殖区监测预警、农牧业损失评估等工作,并基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严重受灾区域进行精细监测。

  本次联合国的专门峰会上,来自多个国际组织及各国专家学者代表100多人参会,包括中国专家在内共有9位专家应邀作峰会报告。与会代表就正在肆虐亚非的沙漠蝗虫监测预警和多国联合防控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提出将共同推动多国联合的蝗灾防治举措保障农牧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以防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据了解,6月至7月,亚非各国的粮食作物将处于重要播种季、生长季及收获季,蝗虫的持续肆虐将对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参加此次联合国沙漠蝗虫空间信息监测峰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应持续动态开展洲际蝗灾监测预警并组织开展多国联合防控,务必确保沙漠蝗虫入侵国家的农牧业生产安全及区域稳定。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