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光明日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神秘面纱

2020-02-28 光明日报 杨舒
【字体:

语音播报

  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后,我国科学家再次刷新探月纪录——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嫦娥四号任务,首次揭晓月球背面的地下浅层结构,这也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该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进展》。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李春来、苏彦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进行直接就位测量,获得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和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

  科学家表示,月球背面地下结构被首次揭晓,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极大提高人们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该科研团队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冯·卡门撞击坑形成于前酒海纪,直径约186千米。坑内地形相对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

  嫦娥四号月球车的测月雷达好比一台给月球做CT的设备,于月背着陆次日早上开始进行地下探测。最终基于前两个月昼期间雷达所探测的数据,研究团队计算分析出月球浅层物质的特性参数,并沿着月球车行走的106米路径,在深度40米范围内,识别出3个不同的地层单元。

  分析显示,第一单元为从月球表面到地下12米的细粒月壤,内嵌有少量石块;第二单元从地下12米到24米,内部存在大量的石块,甚至形成有碎石层和碎石堆;第三单元从地下24米到40米,是不同时期、更古老的溅射物的沉积和风化产物。而在深度40米以下的地区,雷达信号微弱,科研团队结合区域地质历史,推测在嫦娥四号着陆点附近,完整的月海玄武岩覆盖在月表以下大于40米深度。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20-02-28 09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