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与共和国同龄院士硬核表白:愿与祖国共奋进!

2019-09-30 中国科学报
【字体:

语音播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经70年风雨,我国科学事业在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科学实力不断增强,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国庆前夕,《中国科学报》寻访与共和国同龄的4位院士,听他们以亲身经历实力“表白”祖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把科研做实做细做深

  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马上迎来自己70周岁的生日。和共和国一起庆祝生日,是他感到最幸福的事。

  “我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大学毕业分配来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坚定了我一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理想。”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出生于1949年的李玉良从“小家”看“大家”、从科研看国家,他既是中国巨变的亲历者,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参与者。

  这些年,他从一个细节中感觉到中国科学事业的新变化:“出国学习渐渐少了,国外来的科学家多了,这说明中国科学在进步。”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科研人员的研究思想、学术水平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国际同行也愿意来到中国交流学习。

  2010年,李玉良带领团队合成出一种新的碳材料——石墨炔,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合成化学方法获得的全碳材料。

  如何“引领”这一全新领域,成为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面前没有退路,只能顶住压力,下大功夫、埋头苦干,把研究做实、做细、做深。近5年,我们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真正实现了引领。”李玉良表示。

  70年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李玉良也感受到了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当前中国的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是科学家几十年努力获得的成果。但同时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还是不多。我希望继续努力,做源头创新,能够在国际上持续引领该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祖国给了我三个“小幸运”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云圻从国外出差回来,时差还没倒完,又一头扎进实验室了。

  半年前过完70岁生日的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分不开,祖国给了我许多‘小幸运’,让我走到今天。”

  回首一路走来的70年,刘云圻说,上大学、分配工作到化学所、公派出国这三件事,是他人生的三个转折点。

  1949年,刘云圻出生在江苏靖江的一个贫苦家庭。高中阶段,为响应国家号召,刘云圻回乡当了农民,后来又进了社办工厂当工人。“那时,我的目标就是当好农民、做好工人。”他说,“根本没想过做科学家。”

  第一个转折点在1972年。当时,全国一些高校恢复招生,刘云圻以优秀的平时表现和优异的考试成绩通过了录取难度相当大的工农兵学员考核,进入南京大学化学系,走进了化学的世界。

  第二个转折点在1975年。3年本科学习后,刘云圻被分配到中科院化学所,从此开始了“国家队”的科研工作。

  第三个转折点则在1985年。刘云圻被公派去日本进修,以“洋插队”的方式走向了世界科学前沿。“一年进修结束后,我感觉还没学到位,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他说,“回国时毫不犹豫,国家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我一定要回去。”

  如今,刘云圻带领的团队布局了3个科研方向,分别是石墨烯、分子材料与器件及原子/分子制造领域。他给这3个方向在创新链条中明确定位:石墨烯领域侧重应用,分子材料与器件基础和应用都有,原子/分子制造则重在基础研究。

  “国家给了我改变人生的幸运,我很珍惜。”刘云圻强调,“争取用优异的科研成果报效祖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科技人才

  彭永臻出生于1949年,这位古稀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见证了共和国的蓬勃发展,更对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取得的进步有深刻体会。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从几乎空白达到现在的90%以上,我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

  几十年来,彭永臻和他的学生跑遍了全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在滇池、辽河、松花江,有他带领团队建立起的城市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在北京,他带领团队协助和配合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建立了厌氧氨氧化工程,解决了北京市污泥消化液处理难题。

  彭永臻几十年扎根一个研究方向,一门心思研究污水脱氮除磷。2011年以来,彭永臻率先提出的短程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联合处理城市污水技术,在国内外发表了该领域的前十篇论文,并在工程上得到了验证。2015年当选院士后,彭永臻谢绝配车、配秘书,把全部精力放在创建国家工程实验室上,力求解决新技术的工程化瓶颈。

  “科研工作必须把国家重大需求放在第一位。只有科研不断创新,国家才能发展。”彭永臻深情地表示,“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迎头赶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谈到自己对未来的期许,这位声音洪亮、不时冒出点东北口音的院士非常“接地气”。他表示,自己将继续致力于让“污水还清”,努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并力求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同时“把自己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的科技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又扬飞鞭上征途”

  1949年出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从小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志向刻在心里,坚定了自己的科技报国梦。

  在“上山下乡”和结束大学阶段的“矿山机械”专业学习后,1979年,苏义脑考取了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首届研究生,就此进入石油战线。

  1986年,博士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苏义脑了解到国外在定向井连续控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意识到这将是一大发展方向,但国内还缺乏相关技术。“我决心一试。”苏义脑说。

  1987年,他带着刚制成的样机前往油田进行现场实验。“这一课题从我一人开始,后逐步扩大成研究小组,前后历时达14年之久,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便于推广应用的钻井新技术。”苏义脑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苏义脑带领团队突破水平井钻井必需的“导向螺杆钻具”后,投入大庆油田“树平1井”钻探中。他回忆自己在着陆控制的五昼夜中仅仅睡了10多个小时,进靶过程的50多个小时一直没合眼,夜里一连9个小时站在钻台上,最终和团队创出了在井下2000多米深处准确钻入6米靶窗,并且仅偏离靶中线0.14米的高精度指标,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

  进入石油战线40年来,苏义脑参加了多项国家项目的研究和攻关,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奖励。回望自己取得的成绩,他仍用获得硕士学位时所写的诗句勉励自己:“莫道功成该歇马,又扬飞鞭上征途。”

  (记者甘晓,见习记者高雅丽、任芳言、卜叶采访报道)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09-30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