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网】走近中国孤独的冰川守护者

2019-08-27 新华网 杜斌 张文静
【字体:

语音播报

  在中国西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的深处,有一批科技工作者长期坚守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大雪山,在苦寒之地呵护着一条条冰川,矢志不渝地破译这些“生命之源”的生态环境密码。

  冰川享有“固体水库”美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高山区,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孕育着下游的城市和绿洲,为亿万人民提供着宝贵的水资源。

  祁连山腹地有大大小小的冰川2000多条,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其中,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是秦翔和研究团队最重要的监测对象。

  今年46岁的秦翔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冰川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

  谈起与冰川结缘,秦翔回忆,自己从小喜欢地理,梦想当科学家。大学期间,他聆听了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世界著名冰川学家秦大河的探险故事。从此,遥远又神秘的冰川成了他心中所恋。

  1995年,秦翔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被保送为秦大河的研究生。离心中的英雄更近了,离牵挂的冰川更近了,秦翔将兴趣变成了事业。九年后,他博士后出站后正式参加工作,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祁连山冰川研究上。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冰川学奠基人施雅风带领科研人员在老虎沟12号冰川开展过观测与科考工作。但因各种原因,观测工作时断时续。

  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消融加剧。加强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化和适应的监测和研究尤为重要。

  2005年,中科院决定恢复对老虎沟12号冰川的实地观测,并在那里建立了中科院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秦翔担任站长,自此开启了扎根祁连山冰川的孤独生活。

  由十来间简易房组成的研究站坐落在大雪山脚下,远离人类活动区域,没有手机和网络信号。秦翔和团队每年大半时间在这里度过。

  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物资匮乏……在冰川工作的艰苦显而易见。冰面裂缝纵横交错,每条都是“吃人的魔鬼”;严重的风吹雪现象,会使人瞬间迷路;强烈的紫外线,晒得人脸破皮、发肿;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忽阴忽晴,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风云突起。

  钻取冰芯是秦翔的工作重点。冰川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研究取自冰川内部的冰芯可以帮助人类找到解开历史气候环境变化之谜的钥匙。但这个过程绝非易事。

  秦翔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老虎沟12号冰川钻取冰芯的经历。2005年10月1日,天刚亮,他和团队共5人从4200米的冰川末端出发,手提肩扛冰钻等设备和发电机,行程9公里,下午4时许到达了海拔5040米的冰芯钻取点。

  但没想到困难重重。一直到凌晨2点多,他们只打了2米多深的冰芯。出发前为了保证试验设备需要,他们轻装上阵,没带睡袋和帐篷,而那时气温已达到了零下10多摄氏度,他们不得不将冰芯样品切割分样封装后,连夜背下来。

  上山容易下山难。冰面异常湿滑,加之背着沉重的设备,走起路来更是煎熬。5个人排成一队,靠着手电筒的微弱光线,互相鼓劲,才于次日早晨9时下山。

  尽管这次钻取冰芯失败了,但秦翔积累了丰富经验。2011年,他和团队成功完成了173.6米透底冰芯钻取工作。

  过往的困难像电影镜头一样在秦翔脑海中闪过。秦翔直言:“年轻时吃过最苦的苦,到了日后,所有的苦都无法超越,就不觉得苦了。”

  经过一次次突破,十多年过去了,秦翔和团队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掌握了冰川变化规律及人类活动对冰川的深刻影响。

  最新数据显示,从1960年至2018年的58年里,老虎沟12号冰川退缩了403米,面积缩小了1.54平方公里,体积减少了0.33立方千米,整个冰川平均减薄12.7米。

  “掌握过去的规律,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秦翔告诉记者,下一步团队将以祁连山及其邻近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冰冻圈要素长期监测和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与适应研究,将野外监测、试验与模拟融为一体,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共享研究平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最近,秦翔又出发了。他带着学生晋子振在冰川上观测、采样,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冰川守护者。

  和导师一样,这位“90后”从小喜欢地理。他很早就知道,中国是世界冰川大国,也是世界首个完成冰川编目的大国。因此,等到报考研究生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冰川研究。

  “以前在课本上看过冰川的照片,但当来到这里时,感觉到真正的震撼,才懂得每一点进步都是科学家用脚走出来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他们用手挖出来的。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晋子振说。

  面对沉默的冰川、失踪的信号,晋子振不但不孤独,反而很享受。他喜欢写诗,壮美的冰川给了他无数灵感。“走得越近,越为冰川之美和科学价值惊叹。”

  在秦翔看来,研究和保护冰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传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