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科学之光照耀南疆

——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

2019-08-13 中国科学报 任芳言 陈欢欢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冯涛至今忘不了,那群孩子双眼亮起来的瞬间。

  作为驻村联合党支部的一员,冯涛5年里3次接下驻村任务,组织科普活动是他的工作之一。无论是在天文台还是在实验室,冯涛常有机会见证孩子们好奇心被勾起的时刻,总能被求知的眼神触动。

  从2014年起,中科院新疆分院先后派出9批干部驻村。这5年中,驻村维稳和脱贫攻坚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科院的百余名科研人员一棒接一棒,深入新疆基层,扎根农村一线,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与少数民族同胞结缘,为农村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科技扶贫:强大后援团

  接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安排的任务,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要前往的,是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的墨玉县。这是南疆四地州中最偏远的地区之一,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一亩,贫困人口比例高。

  这块“硬骨头”怎么啃?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党委书记、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孙正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背靠科学“后援团”,驻村联合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多番探索,找到了不少脱贫妙招。

  以墨玉县加罕巴格乡为例,当地人沿河扎根,是典型的绿洲经济。为了提升产值,除了引入新品种,驻村工作队还在当地推广插秧、灌溉和施肥的方法。

  “乡亲们不理解,我们就手把手教。老乡一看、一对比,就都表示愿意学。”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财务处长、恰尔巴格村驻村第一书记魏立恒说,为了提升插秧效率,驻村工作队还买来小型插秧机,半小时就能插完一亩地。

  2017年,加罕巴格乡的4个村种上了1000亩新品种水稻,平均亩产720公斤,与2014年相比增产50%。

  背靠中科院这棵大树,驻村工作队还搬来了外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重要科研成果人工种植羊肚菌就被搬到了南疆。

  羊肚菌是药食两用菌,种植投资少、不争水不争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研究骨干因地制宜,开发出水稻与羊肚菌轮作的模式,利用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稻田闲置期,在和田地区培育。

  见证这一切的魏立恒难掩自豪:“驻村工作组在没有相关经验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实现了羊肚菌在南疆的落地。”

  墨玉县土壤盐碱度高,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驻村工作组结合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项目(STS)展开调研,找到了在核桃林下套种大蒜及耐盐耐阴小麦的方法。仅种植大蒜,一亩地每年就可以增收4000元,阿依玛克村的大蒜种植面积4年间从0达到超过300亩。

  5年来,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队带领下稳步推进,修路、打井、修渠、架桥,实施了“西部之光和田专项”和一批STS项目,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开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科普教育:点亮眼里那道光

  扶贫先扶“志”,更要扶“智”。5年来,中科院新疆分院广泛开展了捐资助学,组织中小学师生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科普活动,帮助墨玉县建立了天文科普基地。

  在国语水平欠佳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能做好科普工作,可谓“真金不怕火炼”。但在孙正文看来,“中科院的人有优势”——亲和力强、科学素养高。

  不照本宣科、用最短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是冯涛总结的科普要诀之一。比如把科普“大篷车”开到当地的中小学里。“人力发电”“看得见的声波”“球幕影院”“空中成像”等精心设计的展品总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驻村工作队还会带一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坐火车到位于乌鲁木齐的研究所参观。鲜活多姿的动植物标本、易于观察的科学实验、触手可及的天文观测仪器,都是科普工作的“法宝”。

  中科院国家野外台站也成了孩子们的科普基地。在海拔2500米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来自策勒县的中小学生见识了荒漠植物的生长过程,走进了各种生态学试验场,真实地感受到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一批又一批孩子亲身体会到科学的神奇。冯涛回忆,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羞涩内敛,但看到生动的科学实验后也忍不住打开话匣子,不住地发问。“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他们会意识到,了解世界的方式原来这么多,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

  5年来,通过一次次的科普活动,通过和当地家庭打成一片,孩子们的变化惊人。

  冯涛还记得,2014年驻村时,政府给当地中小学补助的牛奶和面包,常常无人问津,现在则被孩子们接受。一个不会说一句国语的维吾尔族少年,如今会用标准的国语主动打招呼,还会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

  驻村维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每逢周一,当清晨的阳光照射到村委会的院子里,便是举行升国旗仪式的时候。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国歌升起,全村迎来了最庄严的时刻。

  从刚开始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参加,到如今旗杆下站满了村民,这一传统的形成离不开驻村工作组的常年付出。

  升旗仪式结束后,是为村民们讲解国家惠民政策的好时机。白天,驻村队员艾沙江·艾力是接地气的政策宣讲员,晚上,他是认真教授国语的语文老师。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写,村民学得慢,他就用歌曲趣味教学。上过艾沙江课的人,不少都已经会用国语聊天、发微信,还有人因为语言技能找到了新工作。久而久之,艾沙江跟村民打成了一片,也被村民称为“雷锋式的好干部”。

  自2014年以来,中科院新疆分院先后派出9批116人次干部驻村,其中党员干部占多数。尽管队员更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驻村工作队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连续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18名工作队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队员。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我们工作的首要目标。”孙正文告诉记者。

  工作队驻村之前,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队驻村后,形成覆盖6个村的基层党建体系,6个村的工作队队长同时担任所在村第一书记,指导帮助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和村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驻村队员每个月按规定的时间住在包户家里,定期深入到村民家中入户释法、宣讲政策、加强思想沟通,面临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水土不服、蚊虫叮咬、睡眠不足、生活条件简陋均属家常便饭,许多人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轮流休假期变成住院治疗期。

  经过几年的努力,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2014年刚驻村时,队员们面对的还是“爱答不理,也没有笑脸”的当地百姓。而现在,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用国语打招呼,有发自内心的笑容。村里社会氛围焕然一新,宗教极端思想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干部群众誓与“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

  孙正文深知,这是一棒又一棒驻村工作队员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取得的成效。他说:“我们的党员干部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坚强的党性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维护了中国科学院的集体荣誉,为新疆稳定和国家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08-13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