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免疫T细胞用生物力“钓”出肿瘤细胞

2019-02-22 科技日报 江耘 洪恒飞 柯溢能
【字体:

语音播报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T细胞的功能,可特异型性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探析免疫T细胞表面受体对肿瘤细胞上新抗原的识别机制,是免疫学领域的研究难点。

  21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了解到,该校医学院陈伟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娄继忠团队在国际期刊《分子细胞》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T细胞表面受体精准特异性识别非我抗原的分子机制,为寻找肿瘤新抗原以及基于新抗原的T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

  早在2014年,陈伟教授便发文指出:TCR与激动型的抗原分子之间会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且生物力可以增强这份作用,从而放大“自我”与“非我”抗原之间的差别。

  此次研究中,陈伟带领团队对这个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挖掘。他们发现,T细胞通过TCR分子与“非我”抗原相互作用后,生物力促使“非我”抗原的构象发生变化并与TCR形成“逆锁键”,TCR与非我抗原“粘贴”更加紧密且相互作用增强;同时,对于“自我”抗原,不发生上述构象变化。

  “这个生物力,就好像钓鱼时给鱼竿的一个拉力——一拉鱼竿,鱼与鱼钩更加吃紧。”陈伟介绍,在不加力的情况下,“自我”与“非我”抗原与TCR的结合时间差不多;但是在加力的情况下,“非我”抗原与TCR的结合时间要长出十几倍。生物力通过引发抗原呈递分子的构象变化,多部级联放大“自我”和“非我”抗原的差别,帮助TCR实现精准的“非我”抗原识别。

  陈伟表示,研究结果对未来新生抗原的精确预测、新兴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以及优化疾病临床免疫治疗方案均有推动作用。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9-02-22 04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