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科院启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我国将建成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

2018-02-14 光明日报 齐芳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12日在京正式启动。地球大数据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源以及更精准、更科学、更及时的独特优势,是新型的国家战略资源。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表示,这一专项将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推动并实现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站式全方位宏观决策支持。

  郭华东介绍,“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为期5年,设置CAS Earth科学工程总体、CAS Earth小卫星、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数字“一带一路”、全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三维信息海洋、时空三极环境、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共9个项目。

  专项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全景展示和动态推演“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态势,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探索形成大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发现新范式,力求在资源环境、海洋、“三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专项凝聚了众多研究机构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专项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要参研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中科院33个研究机构,国内外129家研究机构参加,1200余名研究人员,专业涵盖卫星设计与研发、对地观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冰冻圈科学等研究领域。

  郭华东说,数据共享一直困扰科学研究的难题,但“我们想做得更多”。他表示,推进科学数据共享、促进重大科学发现是专项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在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学科、跨领域交叉的背景下,孤立使用单一特定领域的已有挖掘分析理论和方法,已经难以有效推动科学发现,需要多学科联合、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数据共享是在地球数据大平台下实现地球多学科信息资源的集成融合,是地球大数据专项推进实施的核心手段。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8年2月14日 8版)

打印 责任编辑:程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