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郑永春:如何让人类再活10万年

2017-11-24 科技日报 李钊
【字体:

语音播报

  众所周知,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10万年,发展出了高度智慧的文明。但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存续和在宇宙中的扩张,都依赖于我们对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依赖于在此过程中人类能力的增长。而下一个10万年,人类又将面对何种挑战?

  11月19日,理解未来讲座第35期在中国科技馆开讲。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带来了题为《让人类再生存10万年》的精彩演讲。

  郑永春说,在地球毁灭之前,肯定是人类先毁灭,在面临重大天文灾难、流行疾病、超级地震、海啸等的时候,我们不能期望像科幻大片中一样,能及时得到拯救。人类未来最可能遇到的灾难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个几率远高于外星人攻击和超新星爆发。

  他认为,只有更全面地理解自然,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就是我们做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2018年,我国将采集月球岩石返回地球;2020年将发射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2022年前后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未来,一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我们的星球,看它朝什么方向演化,是否面临重大危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勇敢向外探索,了解可能宜居的其他星球,发展新型航天技术。

  浩渺宇宙,星汉灿烂,即使自称万物灵长的人类目前对自身和外界的了解都还非常有限。10万年不该仅仅是生存之问,还应该是科学之问、真理之问。朝闻道,夕死可矣,试想如果人类还能够继续坚持探索10万年、前进10万年,这本身就足以令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7-11-24 05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