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网】古生物学家揭秘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

2017-10-25 新华网 王珏玢
【字体:

语音播报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美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开了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的奥秘。这类树木最早出现在3.9亿年前,现在已经灭绝。与现生树木不同,它的茎干中并非只有一个维管束,而是由多个维管束形成一个网格系统。

  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距今约3.9亿年)的枝蕨类植物是迄今最早的大型树木。前人的研究表明,枝蕨类植物可以长到4至5米高。但它们内部结构怎样、如何实现加粗生长,仍是未解之谜。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疆塔城地区发现了硅化保存的枝蕨类植物化石。这些精美保存的化石是迄今最早的硅化木,它们为最终揭开最古老树木的生长之谜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发现,与现生树木相比,枝蕨类植物的茎干结构和生长方式存在明显不同。现生常见树木中,起到支撑和运输作用的组织维管束往往呈一个单一的整体。它通过不断的次生生长,让树木茎干加粗,并产生年轮。而在泥盆纪的枝蕨类植物中,至少存在数十个互相独立、交织成网状的维管束系统。它们总体呈圆柱形,与其他疏导组织构成立体化的网格系统。在这套维管束构成的网格系统中,每个单一的维管束均可以加粗生长,产生生长轮,同时又通过彼此分裂、增生,不断扩大维管束系统,进而实现树木整体的加粗。

  “枝蕨类植物的代表了构成最早森林的一类独特植物类型。它们已经完全灭绝,内部结构和生长机理,在现生树木中已经无法看到。”牵头本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河说。

  相关研究成果于2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