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怒江72拐”滑坡防治有效 确保318国道畅通

2017-06-24 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秀珍在怒江72拐介绍嘎玛沟滑坡防治情况。张素摄

  位于川藏南线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的“怒江72拐”,以其风光独特而广为人知。人们若在驱车经过时细心留意,将看到公路沿途布设有密密麻麻的防护措施。

  “这是一处典型的堆积型滑坡,叫做嘎玛沟滑坡,是318国道上较为著名的滑坡。”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秀珍说。

  6月24日,记者随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科考车队来到嘎玛沟。专家介绍,嘎玛沟是怒江的支沟,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坡体陡峻,坡度平均是在40度以上。

  “这里的地层岩性以变质岩为主,易发生滑坡。”李秀珍说,嘎玛沟滑坡也是318国道上灾害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20世纪末,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科学家们承担了嘎玛沟滑坡防治工程的勘察设计。他们在公路上方设计了排水沟,在公路下方打了几排抗滑桩及挡墙。

  李秀珍说,经过治理,这里基本没有再发生滑动及变形,证明防治效果较好。

  但考虑到这段区域地形高差巨大、选线困难,同时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密集发育,经过专家们“会诊”,目前建议川藏铁路在318国道上游30千米左右的怒江跨越,绕避了怒江72道拐。

  专家指出,川藏铁路将穿越横断山区及西藏东南部高原、高山峡谷地带,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营运都将是世界上风险最高的铁路,涉及大量的山地灾害与生态安全问题。

  据介绍,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沿线有各种类型的大中小型崩塌点377处,其中已发现各种山崩滑坡29处,古滑坡及潜伏性滑坡分布广泛。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