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66%的癌症发生因‘运气不好’”引起科学家与公众共同质疑

科学传播两难困境如何解决

2017-03-28 文汇报 许琦敏
【字体:

语音播报

  这几天,一则题为“《科学》重磅:确认!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的新闻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并被大量转载:既然癌症发生主要因为“运气不好”,那么环境污染、个人生活习惯等就都不重要了吗? 几乎同时,不少生命科学家也发出质疑:论文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结论,怎可如此偷换概念?

  不论是关于是否该建造大型对撞机时发生的争论,还是不久前关于肺是造血器官的讨论,几乎都从纯科学领域“蔓延”至大众的“话题”。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产生到让公众知晓,经历了科学家的发布、科学共同体的关注及媒体的发布。但是,科学传播中,科学与通俗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更多科学家通过各种渠道多发声音是一个办法,但“治本”之道则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数据的产生有条件限制,切不可简单推论

  “这篇引起争议的新闻中,混淆了‘癌症发生’和‘癌症中的基因突变’两个概念。”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姜海说,这篇发表在3月24日出版的美国 《科学》 杂志上的文章,用了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大量数据,但其实探讨的是肿瘤中所有基因突变的比例。

  癌症由细胞中关键基因的突变引起,这已是科学界的共识。基因突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遗传因素、基因复制中的随机差错、吸烟等环境因素。“其中基因复制出错也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员胡国宏说。如果把生命体看成一个大工厂,这个工厂里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DNA复制工作,出错是经常性事件。这些差错所引起的改变,有的让生物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的则会引发癌症,但它们中又有不少会被机体及时修正。“生命体越衰老,积累的错误越多,修复能力又不断下降,得癌症的可能性自然越大。”胡国宏说,这个“上帝掷骰子”的过程在科学界是有共识的,现在只是有了更多的数据支撑。

  姜海说,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个细胞至少要发生两次关键基因的突变,才能成为肿瘤细胞。而有许多肿瘤发生所必需的基因突变,一部分来自于随机突变,一部分来自于环境致癌因素。只要两者缺其一,就可能避免发生。而且,具体到每一种癌症,则情况各不相同,比如肺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大,而骨癌则几乎全部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科学数据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条件限制,千万不可简单推论。

  “66%只是基因随机差错所导致基因突变的比例,而不是导致癌症的比例。”胡国宏说,实际上,该论文承认还有很多癌症完全或部分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在传播过程中,简单把该论文的结论解读成66%的癌症完全是由于运气不佳造成。

  没有科学思维,怎能辨别谣言?

  “也许在普通人看来,科学已经洞悉了一切。但对生命的奥秘,实际上还有太多未知之处。”胡国宏说,公众对科学的期望也许太高,尤其对于某一项研究而言,一蹴而就地为人类带来巨变是很困难的。更多时候,科学家只是发现了巨大拼图中的一小块,而只有当“大拼图”逐渐清晰后,那些拼错的小图块才会被逐渐清除。

  这就给科学传播带来了难题:如何将这些进展恰如其分地告诉公众?每个研究结论都是约束条件下的结果,甚至只提示某些可能性。“这样的结论往往让公众失望,也不会引起关注。”胡国宏说,传播中如果要既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又符合客观结果,则往往陷入两难。

  在胡国宏看来,如果有更多科学家从不同渠道发出声音,就可以对很多误解进行修正,让公众获得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比如,去年关于中国是否要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争论,就是一次很好的前沿物理大装置“360度无死角科普”。

  姜海认为,科学性和通俗性的两难困境,的确不容易解决。“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从儿童开始的科学思维的训练。”他说,现在网上经常流传很多关于健康方面的帖子,都流传得很火,但通常的套路都是“只要怎样,就会怎样”——这种简单的由此及彼的结论,很少适用于复杂的科学问题。

  科学家提醒,结论如何产生的?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它的前提是什么?适用范围有多大?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就不会轻易被似是而非的所谓“科学最新结果”所误导。

  (原载于《文汇报》 2017-03-28 06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