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外学者共同发布《数字丝路科学规划》

2016-12-08 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体:

语音播报

  首届“数字一带一路”国际科学计划会议12月7日在北京举行,逾百位学者共同研讨并发布《数字丝路科学规划》。根据规划,2016—2019年将建设地球大数据平台,建成“数字丝路”科学联盟。

  2016年5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倡议发起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启动。本次会议正式成立“数字丝路”科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被选为主席。

  “这项国际科学计划基于空间观测科学认知‘一带一路’。”郭华东说,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探测地球的特点,可将“一带一路”作为整体系统,进行大范围、多尺度、长周期、空间无缝和时间连续认知,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自然环境、社会政策、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面临的复杂发展挑战。

  郭华东说,“数字丝路”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合作的对地观测计划。来自中国、英国、荷兰、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成立了7个科学领域工作组,分别为地球大数据平台、环境变化、海洋与海岸带、自然灾害、世界遗产、水资源与城镇化、农业与粮食安全。

  当日发布的《数字丝路科学规划(V1.0)》明确了主要工作目标:首先解决“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制于对地球系统过程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其次运用地球大数据,提供有效的科学和决策服务;第三是针对“一带一路”的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建立系统性的合作网络,增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化。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