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蒲慕明获Gruber神经科学奖

2016-06-09 中国科学报 黄辛
【字体:

语音播报

  美国时间6月7日,Gruber基金会宣布2016年度Gruber神经科学奖授予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荣誉教授蒲慕明,以表彰他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通过其创新和巧妙的实验,蒲慕明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大脑可塑性在神经细胞层面的认识。由于环境和经验影响,大脑神经细胞是如何具有形成新的连接或改变已有连接强度的能力的。”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CarlaShatz博士说,“他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大脑中的突触连接,即对所有大脑功能至关重要的神经细胞之间的接点,是如何被神经电活动增强或减弱。”

  除了在突触可塑性领域的创新发现,蒲慕明还在其他很多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神经细胞的极化,神经肌肉接头的成熟,轴突导向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对突触功能的调控。他开辟的许多新研究途径促进了整个领域的发展。比如他使用神经—肌肉离体培养研究突触可塑性,发现环核苷酸水平可逆转神经生长方向的选择,以及认识到一个突触的可塑性往往可以影响到远处突触的功能。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大脑信息存取,长期记忆的形成,以及大脑的高等认知功能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蒲慕明对国际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有着杰出贡献。从1999年起,他通过不懈努力,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的神经科学研究所。

  “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科学家,”该奖项的评委会主席Wurtz Robert博士说,“他对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影响异常广泛,他获此奖项实至名归。”

  Gruber国际研究奖包括天文学、遗传学、神经科学等三个领域的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上述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对该领域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奖金为50万美元。其中神经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就包括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John O’Keefe,他曾于2008年获得Gruber神经科学奖。

  该奖项将于11月13号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第46届神经科学年会上颁发。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6-09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麻晓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