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揭示毕加索名画的秘密

2016-05-23 中国科学报 王晨绯
【字体:

语音播报

  “请看她旁边的视点,用你的余光(外周视觉)欣赏美丽的她吧。在你的余光里,她恢复了正常,显得美丽动人。”(图1)

外周视觉对圆形的感受。(A)盯着注视点,(B)用余光感受到的圆形。(图2)

  毕加索的抽象画把人物关系和透视关系全部扭曲,虽然让人看不懂,但也自成一派,成为视觉艺术的革命者。

  最近成都大学美术系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的艺术与视觉认知的跨学科合作,通过对毕加索的名画《Dora Maar》进行解析,发现了毕加索艺术创作的秘密。

  秘密在“余光”里

  他们首先从人类的视觉认知开始分析,人类的眼睛包括中央视觉(foveal vision)和外周视觉(peripheral vision),由于中央视觉能够准确感受物体的结构与动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靠中央视觉观察事物,包括识别图形、阅读文字等。然而,根据当前国内外同行的研究结果,外周视觉,即我们平时说的“余光”,虽然能够感受图形,但不清晰,而且杂乱、畸形。

  “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人眼中央凹是视网膜中视觉(辨色力和分辨力)最敏锐的区域。就如同用相机拍照,镜头聚焦的区域相对于边缘就更为清晰和准确。另外,当外周视野中出现多个目标时,它们之间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干扰,使得我们人眼无法准确分辨单个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拥挤作用(crowding effect)’。”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赫荣乔解释。

  那么,外周视觉能否认知结构更为复杂的图形?比如人的面孔这样复杂的图形,能否通过我们的“余光”来感知呢?让我们通过欣赏《Dora Maar》来得出结论。

  他们以毕加索的名画《Dora Maar》为视觉图形(图1),让被试者盯着计算机屏幕上油画外的注视点(fixation point),同时用外周视觉感知Dora的面容。在“余光”中毕加索的油画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你正面看Dora,她的面容十分畸形,但是,我们的外周视野——‘余光’却能绝妙地展现她的完美,包括她面容的结构可以在‘余光’中恢复正常!”赫荣乔说。

  或将引领“余光”潮

  因为《Dora Maar》这幅画的独特之处在于鼻侧两边图形的不对称,科学家们称这种独特的视角为凸显鼻侧方式。为了进一步探索毕加索如何采取凸显鼻侧的方式来表现Dora的面容,他们还作了其他实验。

  当人们眼睛盯着注视点时,圆形总是有一边相对于另外一边靠近两眼之间的位置,靠近的一边称为鼻侧,另一边成为颞侧。赫荣乔他们简化了观察的图形,将名画换成一个圆形图案。“让被试盯着圆形外的注视点,同时利用外围视觉感知图形用‘余光’观察圆形(图2A)。大多数被试的感受说明,位于外围视野中的圆形靠近被试者鼻侧的边缘部分被明显压缩。外周视野对圆形,产生了非对称的视觉感受(图2B)。”

  这一现象也暗示了毕加索采用凸显鼻侧的方式,来抵消外周视野的非对称视觉感受。同时说明,外周视野能否感受并形成相对完美的图形,取决于目标图形的形态。

  毕加索一生中追求并采用二维平面绘画,来展现三维立体图形。名画《Dora maar》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Dora面孔的畸形,恰好互补了我们外周视野的“拥挤”和“压缩”效应。使得在“余光”中,Dora变成了一个正常、完美、跳动、具有立体感的人类面孔。

  “毕加索通过如此巧妙艺术手法,结合外周视觉的感受,来打动观赏者的心灵。用外周视觉欣赏毕卡索名画《Dora Maar》,理解绘画大师探索艺术的深奥和绝技,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毕加索在艺术美学上不断追求的独特匠心和天赋。”成都大学美术学院赫荣定教授感慨。

  5月20日,该成果以Letter形式发表在《科学中国》的生命科学第6期。艺术家哥哥和科学家弟弟的跨界合作成果——在一定条件下,眼睛的外周视觉能够感受人类面孔的正常结构图形——也许即将引领“余光”绘画审美与创作的潮流。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5-23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