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翻译因子EF4给核糖体挂“倒挡”

2016-01-26 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秦燕课题组和清华大学高宁课题组合作,揭示了核糖体在蛋白翻译过程中“倒退”的分子机理,即翻译因子EF4通过释放肽酰tRNA的3’末端催化核糖体的倒退运动。相关成果1月26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核糖体是生命出现前的最后一个必需要素,被生物学家称为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唯一祖先的最后成分。“在生命出现前,核糖体的出现标志着以核酶催化合成蛋白的体系的成功建立,使得生物核心活性分子——蛋白质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为生物反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物质基础。以核糖体为核心的蛋白质翻译体系,是生命活动中最古老和最核心的分子体系,对细胞内的绝大部分分子体系都有重要的调控功能。”秦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但由于核糖体的复杂性和易降解性,对实验条件和技术平台要求很高,使相关研究挑战重重。

  此前,秦燕研究组找到了催化核糖体倒退的酶,将其命名为翻译延长因子4(EF4)。“EF4的分子功能是催化核糖体内的tRNA逆向移位,使核糖体沿着mRNA倒退,从而调控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秦燕说。此次核糖体倒退机理的阐述,揭示了核糖体运动双向性机制,“即核糖体在前进过程中也可以倒退,而EF4就是它的‘倒挡’”。

  研究对理解核糖体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分子基础,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应用前景来看,依据得到的EF4催化机理,研究人员可对病原菌的翻译过程进行人工干预,进而为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1-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