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屠呦呦及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2016-01-05 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技术部2016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此殊荣。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荣誉。

  此次以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

  这其中,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在中国本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而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谢家麟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吴良镛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二人同在201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郑哲敏为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张存浩为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在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郑哲敏当日在发言中说,这项活动既体现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是学力学的,对这份荣誉有特殊的亲切感。因为正是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观测和探索,建立了力学运动的普世规律和万有引力理论,并创造了微积分,从而开辟了精确科学的时代。”他说,将怀着敬意呵护这份荣誉,一如既往地关注科技领域发展。

  自2009年以来,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开展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对小行星进行命名活动。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数十位科学家获得小行星命名,其中包括2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