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新华网】中科大发明光驱动有机反应钯金催化剂 太阳能转化技术可望突破

2015-03-05 新华网 鲍晓菁 徐海涛
【字体:

语音播报

  传统的太阳能是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但这一材料催化效果不强,且有局限性。近日,中科大熊宇杰教授课题组发明一种金属钯纳米结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太阳能利用特性,可以在室温光谱辐照下达到热反应70摄氏度下的催化转化效率。这一进展为利用太阳能替代热源驱动有机催化反应提供了可能,成果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鉴于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逐渐枯竭,太阳能向化学能的定向转换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传统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化学反应路径是基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然而半导体材料对于很多有机反应来说,并不具有高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针对该瓶颈问题,材料化学家们提出通过结合金属的催化活性和光学特性来实现有机催化反应的思路,从而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方法。

  金属钯是一种高效催化剂,然而与常见的金银相比,其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吸光截面小且响应光谱范围局限在紫外波段,给太阳能俘获和利用带来巨大困难。针对这一挑战,熊宇杰课题组设计了一类尺寸为50纳米且具有内凹型结构的金属钯纳米晶体,通过结构对称性的降低和颗粒尺寸的增大,使其能够在可见光宽谱范围内吸光,吸光后的光热效应足以为有机催化反应提供热源。该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纳米结构的尖端棱角处具有超强的聚光能力从而产生局部高温,同时棱角处也是催化反应的高活性位点,实现了太阳能利用和催化活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合二为一。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