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经济日报】探索星空是一件很美的事

2015-01-29 经济日报 陈颐
【字体:

语音播报

  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陈雪飞的感受是复杂的:一方面她需要从冗杂的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她还需要用复杂的物理公式去计算和模拟自己的理论框架。所有这一切都与当初抬头仰望星空时田园牧歌般的场景截然不同,但陈雪飞并没有因为工作本身的繁琐而忘记最初的向往,并将探索宇宙中的奇妙现象视为一种浪漫的追寻

  “躺在空旷的田野上,抬头就是星星漫天的夜空,会很自然地去寻找最亮的那一颗,也时常把这些不断闪烁的亮点连线组合,让它们符合想象力深处最有趣的形象。”这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陈雪飞研究员对乡村生活最鲜活的记忆。这个浪漫而美妙的梦想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这个农村姑娘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从青山和绿水环绕的乡村走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015年1月,陈雪飞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给予她的评语是:特殊恒星在天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陈雪飞解决了双星形成蓝离散星的主要问题,是该领域的主要贡献。此外,她还提出了一种新的Ia型超新星形成机制。

  陈雪飞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第一个独立研究课题是蓝离散星的双星形成机制。蓝离散星,西方媒体称之为“吸血鬼恒星”。这类从名字中就透露出鬼魅气质的天体,其寿命因为吞噬近邻恒星的物质而比标准的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得要长。这种吞噬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双星演化,物质慢慢地从一颗星流向另一颗星;另一种则是在密集星团的内部,两颗孤立的恒星直接碰撞,并合后形成一颗蓝离散星。虽然已有双星演化可以形成蓝离散星的概念,但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两种形成机制在观测上如何区分?双星演化理论预言和观测事实矛盾等。

  创新驱动发展,如何在跨界创新和融合创新中找到突破口?陈雪飞对记者说:“人还是要有一些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坚持,碰到困难就不做了,最后不都是半途而废吗?”科技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并自觉担当起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使命,陈雪飞经过不懈的努力,给出了双星物质交换形成的蓝离散星表面元素丰度异常这一重要识别条件,解决了双星演化并合形成蓝离散星渠道和观测之间的主要矛盾,并第一次从理论上给出了蓝离散星对星团积分光谱的贡献:包含了蓝离散星的星团积分光谱可以使其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百分之二十。伴随着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天文学一流杂志上的发表,陈雪飞已然成长为该研究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近年来,陈雪飞开始关注Ia型超新星。Ia型超新星是天文上异常壮观的一类爆发现象,由白矮星热核爆炸产生。它们和蓝离散星是如此的不同,却来自相似的物理过程,受同一规律支配。

  谈到自己的日常工作,陈雪飞告诉记者,天文让大家想起来就是很浪漫而美妙的。NASA网站上的每日一图更让公众觉得我们原来每天都在做这么美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做观测研究的,你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观测数据,然后你需要去处理这些数据,从中提取你所需要的信息。陈雪飞每天都要读天文方面的文章,了解最新进展,重点浏览不断更新的天文网站。“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科学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下去,才知道世界上的天文学家都在做什么,才能让自己的研究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如何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天文呢?陈雪飞谈起电影《星际穿越》。“这部影片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在于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本身对虫洞颇有研究。因此这部影片是蕴含着科学养分的。如果公众透过视觉上的享受再去追求科学问题,你会发现科学真的很美。”陈雪飞说,公众能把目光聚焦到天文学上,自己当然很高兴。平时从理论上讲什么是黑洞,什么是虫洞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但是,当它以大片的形式呈现给社会时,整个公众的眼睛会聚焦在那里,会触发一些人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东西,这对科学来说是很好的事情,尤其是对天文,因为它太抽象了。“我一直认为,科学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探索星空,认知宇宙,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如果没有恒星,世界将黯然无光。”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5-01-29 15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